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情炮弹(1 / 2)

加入书签

八日上午。郁岚青会见张静江面谈。

“张先生。真抱歉。由于军务最近繁忙。我在外视察。这不。第五集集团刚刚建立。各方面需要监督整顿。我不大放心啊。”

言外之意。是他去了第五集团军。所以。昨天沒來得及会见张静江。不管对方是否相信。这只是个理由。能说得过去、又给张静江的面子。

“呵呵。总算见到郁总司令的金面。久闻郁总司令是一代奇才。白手组建淞泸军。奉行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坚守淞泸各省。为我党立下了汗毛功劳。临來时。蒋先生一再交代。有时间一定当面谢谢郁总司令。”

“哪敢。哪敢。”郁岚青笑道。“蒋先生日理万机。心中挂念我郁某人。真让我汗颜啊。为国出力。保卫国家。心怀黎明百姓。是郁某人的责任。亦是军人的天职。非是为了让蒋先生看到。感谢就不必要了。”

“哈哈……”

张静初干笑。心里有些不痛快。这话分明是说。淞泸军自成一系。不属于蒋介石。何用來蒋介石來感谢。又不是给蒋介石做事。当然用不着蒋介石出面。

“张先生。上海由东方巴黎的美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想必张先生不想坐下來休息。我们不妨到处走走。中午到我家吃饭。张先生意下如何。”

“客随主便。遵从郁总司令的安排。”

“请。”

轿车徐徐启动。载着两人离开司令部。

“变了。很多都变了。”张静江通过车窗打量街道两边。不由赞叹起來。“不瞒郁总司令。自淞泸军成立以后。我再沒來过上海。”

“哦。原來如此。难怪张先生无限感慨。但不知那些变化让张先生如此感慨呢。”

张静江感慨道:“当年的上海。虽然很美丽。但帮会横行。洋人嚣张。国人走着街上小心翼翼。让人内心难受。今日之上海。一片欣欣向然。看不到接头打架斗殴。洋人走在街上态度良好。国人满脸欢笑。扬眉吐气啊。”

“自己的武装力量强大。列强不敢轻易放肆。”郁岚青笑道。“张先生可知当年我淞泸军。为了这片宁静和平。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当时倍受來自各方面的压力。我党中央多次來电要求不与洋人较量。是我顶着压力。坚决给各国列强狠狠打击。才换來眼前的欣欣向荣。”

“是啊。为了祖国繁荣富强。从清末有志之士提出改革。推翻旧社会。取缔帝制等等口号。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深获民众支持。为此。我们前仆后投入革命。革命志士的鲜血染红了中华大地。”

说到这里。张静江眼睛湿润了。他的很多知交好友为此牺牲。

郁岚青内心有数了。这位來自中央的大使。不像其他人那样单纯的奉行老蒋之命。他觉得可以说服张静江。即使不能马上说服。再拖延一天时间。他只需要过了今晚。那么。一切水到渠成。不用再说服了。

轿车停在黄浦江边。郁岚青和张静江漫步在江边。

由于看不到军事防务。丝毫感受不到战前紧张气氛。张静江内心很纳闷。这与他之前得到的消息截然不同。临來时。中央几个相关部门领导告诉他。郁岚青率领淞泸军要打仗。要得罪日本人。肯定在调兵遣将。只要他到上海。一定会亲眼目睹。

这是他接受邀请。出來走走的原因。暗笑军政部那帮人你总是夸大其词。把郁岚青形容成嗜杀成性似地。根本不是那回事。淞泸军不但沒有调动。看不到一丝战前气氛。至此。他内心踏实。自觉已经完成了任务。

“郁总司令。实不相瞒。我这次來上海。是受蒋先生托付。主要是说服郁总司令忍辱求全。给日本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现在看來。不用我多说啊。”

终于提到了正題。郁岚青笑道:“和为贵嘛。是我泱泱中华大国的优良传统。忍。虽然让人不舒服。但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需要的不是战火。是修生养息。”

“说的好啊。郁总司令果真不凡。见识高人一等。思想深远啊。那么。郁总司令何不给日本人一个满意答复。并将相关日华侨释放。以平息这次冲突呢。”

“张先生可知这次事件的起因。”

“当然。”张静江坦然说。“中华日报全面报道事件起因。说什么是日本人的阴谋。我一直关注并拜读。所以。还是了解的。”

“张先生相信吗。”

“狼子野心。岂有不相信之理。日军图谋我中华。先是东三省。现在又算计上海。其用意瞒不了人。只是。用郁总司令刚才的话说。我们不需要战争。需要修生养息。为此。我们受点委屈是必要的。”

“如果满足了日本人的需要。依然解决不了问題。对方得寸进尺呢。”

张静江一怔。讶然道:“不会吧。是他们先提出条件。目的是避免双方引起战火。郁总司令多虑了。日军某图我中国不假。但他们要顾忌国际舆论。我方已经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再想挑起战火。撕毁协议在先。我们有理由坚决反击。”

“张先生。假如日军得到满意答复。又找理由出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