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战局逆转(1 / 2)
“先生。你这些年过的好吗。”
“我很好。”
“看到先生健在。我恍然这几年发生的一些事。必定是先生的手臂。”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举一反三。见微知著。此刻许山猜测到龙山山区大名鼎鼎的龙长官。就是昔日的淞泸军总司令。这就合理的解释了不寻常的变化。他相信。天下无第二个人如此创造奇迹。
“许山。我这次路过。除了想见见你。顺便给你一些军火。”
“啊。谢谢先生。”
“不用客气。”
“先生。当年你留给我的武器和钱。几年前就用完了。主要是支援友军。目前。大量部队向东北集结。缺少就是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
警卫员听到这里。心里咯噔咯噔巨跳。盯着郁岚青一个劲猛看。许山的军队原是自卫军的老底子。流传着武器装备等來源。提到一个先生的人。大家都很尊重。原來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啊。真不可思议。那时他才几岁呢。
“先生。对于东北的情况。请指示。”
“谈不上指示。相对于以前与日军作战。最困难最艰苦的过去了。好好利用我留给你的武器装备。武器装备我留在老地方。你自己去取。”
“谢谢先生。”
“苏联人在东北的情况如何。”
“很糟糕。大量物资被他们运走。包括日本人留下的一些兵工厂设备。他们拿去回炉。而我们需要。但他们就是不给。真气人。”
“东北是多事之秋。你回去吧。”
“这……先生。能不能多留几日。我有很多军事方面的难題向先生请教。”
“我很快就离开。许山。我相信你的军事才能。放胆去指挥吧。”
“是。”
留不下郁岚青。许山很失望。恭恭敬敬地敬礼后告辞。离开了咖啡馆。
在回去的路上警卫员道:“军长。他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先生。真看不出來。他都比我小。哪來的哪么大本事呀。”
许山哑然失笑。不过。如果不是他这次亲眼看到。也不会相信郁岚青如十多年前一样年轻。但是。他一点都不奇怪。先生就是与众不同。
“小陈。先生的事不需向任何人提起。永远拦在肚子里。”
“是。但军长。为什么。”
“这不该是你知道的事。”
“是。”
郁岚青心血來潮见过许山后。当天和沉鱼仙子离开了。闲來无事。他和沉鱼仙子游览全球的名山大泽。名胜古迹。领略大自然的优美。路过日本等国时。顺便伸伸手。但这次他的目标是财。沒制造骇人的血腥味。
回到国内是。已经内战爆发的第二年。除了他的战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全国再次处在枪炮火海中。给百姓带來严重的灾难。
“四大家族敛财多年。该还给老百姓。”他想。
于是。他和沉鱼仙子在战火中游览。顺便差点搬空四大家族。但不影响国民党打内战。因为。四大家族敛财收入自己的腰包。军费另有他途。
国共发生战略性局势时。郁岚青结束近两年的游历。返回龙山战区。
“你老人家终于回來了。再不回來我顶不住了。”
年天之见到郁岚青就诉苦。这两年他督促各项建设。可惜。他是外行。管理起來力不从心。国民党方面一再下令战区参战。如果不是樊如香沉重冷静协助。他一个人顶不住。
听了年天之的诉苦。宣俪的情报汇报。邢如梅的军事汇报。樊如香关于国民党方面的回报。郁岚青点点头表示内心有数。
“这么说国民党方面二次派遣万逸民前來。目的是督促我们参战。”
樊如香道:“是的。不过万逸民兴趣不高。他对建设方面很感兴趣。经常在工地上帮忙。应付国民党方面我代劳了。估计国民党方面也察觉到了。很快再派遣他人來。”
“那就來吧。不差多一个人。”
邢如梅道:“战区各部队情绪还算稳定。个别部队有情绪。但沒有出格行为。”
“好。辛苦你们了。”
经过两年的建设。龙山战区被人形容为富的流油。确实。龙山战区的变化以翻天覆地來形容。农业方面。年产量除了满足战区所有人。还剩余三分之二;公路、铁路建设。贯穿了整个战区。唯独空中交通因为内战。暂时限于战区内;城乡建设也是惊人的。一栋栋高楼大厦林立。包括农村都统一规划建设。
厂矿企业以公有和私有为主。产品大量堆积。开始大家担心销路问題。接着他们放心。所有产品被战区全部收购。
由于国内战火。各地百姓纷纷进入战区。两年内曾加三百万人。人满为患。战区除了考虑住房安排。还要考虑工作安排。尽量利用剩余劳动力投入建设。同时。战区成立各种技术培训学校。进行统一技术培训。
这天年天之道:“老俞。国共在军事上战略倒转。国名党节节败退。解放军连战连捷。对于龙山战区你有何想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