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面对空导弹3(2 / 3)

加入书签

是世界上首先出现的自行式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属于全天候、中高空防空武器系统,由安泰公司研制,主要用于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前苏联系统名称为“圆圈”,代号2K11,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为防御高空威胁和加强师级防空力量而发展的第一代中高防空武器,扩展了SA-2的防空空域,与SA-2一起组成高空防空体系,1964年5月,SA-4A首次参加检阅,1973年SA-4B开始装备部队,SA-4导弹共有4种,称为3M8、3M8M、3M8M1和3M8M2,后两种是装备的主要型号,3M8M1称为SA-4A,3M8M2称为SA-4B,出口型也是这两种,

●2.导弹组成及特点

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由5个主要部分组成:一部机动式“薄皮”俯仰测高雷达、一部机动式“长轨迹”搜索雷达、一部“拍手”制导雷达以及机动式发射车和运输装填车,

导弹的气动布局为全动翼式,弹翼为梯形,呈“×”形配置,安装在导弹中段,尾翼也为梯形,翼展略大于弹翼翼展,“+”形配置,固定在尾部,弹翼和尾翼相差45°角,SA-4A为长头型,弹长8.8米;SA-4B为短头型,弹长8.3米,弹体呈圆柱形,分两段,前段直径为0.9米,其直径和长度都大大小于后段,头部呈锥形,在弹体后段的前端是主发动机的环形进气口,4台助推器等距安装在主发动机周围,前部装有战斗部和导引头,

●3.性能数据

型号:SA-4A/SA-4B

对付目标:高空侦察机和轰炸机

作战距离:最大55千米/72千米,最小8千米/9.3千米

作战高度:最高27千米/24千米,最低0.3千米/0.1千米

制导体制:无线电指令十末段半主动雷达寻的

弹长:8.8千米/8.3千米

弹径:860毫米

翼展:2.3米(弹翼),2.7米(尾翼)发射质量:2.5吨

最大速度:2.5马赫

动力装置:4台并联固体助推器/1台液体冲压喷气发动机

战斗部:破片式战斗部,装烈性炸药

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

四、俄罗斯SA-11/17“山毛榉”导弹

●1.基本概况

“山毛榉”地对空导弹是前苏联装备的地对空导弹系统,该系统有两种型号:一种是“山毛榉-M1”,其出口型又叫“恒河”,美国称其为SA-11,北约称其为“牛虻”;另一种是“山毛榉-M2”,美国称其为SA-17,北约称其为“大灰熊”,两者外形基本相同,

●2.系统组成及特点

“山毛榉-M1”防空导弹系统(SA-11) 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中程防空导弹,主要用來对付美国的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以及15~22000米高度上的超音速与亚音速飞机,它是前苏联“立方体”(SA-6)的后继型,并可用來代替“圆形”(SA-4)导弹系统,其性能介于西方的“响尾蛇”和“霍克”防空导弹之间,约于1979~1980年装备苏军,现装备俄罗斯陆军军属防空旅,SA-11在射程上填补了SA-15和SA-10导弹的火力空白,与其他导弹一起构成了庞大的防空体系,主要由9S470M1指挥车、9S18M1搜索雷达车、9A310M1导弹发射车和9A39M1发射/装填车4部分组成,“山毛榉-M1”防空导弹系统对应于美国的“标准”(舰载型)导弹和“霍克”(陆基型)导弹系统,但性能更好,具有通用性好、覆盖空域广、机动性好等特点,

“山毛榉-M2”防空导弹系统(SA-17) 俄罗斯的一种新型现役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是“山毛榉-M1”(SA-11)导弹系统的改进型,采用了新的导弹和新的火控雷达,其作战效能有了明显提高,该系统1995年装备俄陆军集团军,能够抗击各种飞机、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目标,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配备的多功能目标搜索雷达、照射和制导雷达采用相控阵体制,配用Ⅰ型和Ⅱ型两种导弹,Ⅰ型导弹飞行速度大于3马赫,射高10~24000米,最大射程50千米,可拦截各种飞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系统反应时间为8~10秒;Ⅱ型导弹性能优于Ⅰ型导弹,系统反应时间为4秒,单辆发射车发射速度1枚/秒,该系统发射装置也可以安装在轮式车上以提高机动性,行军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

●3.性能数据

导弹型号:SA-17导弹

射程:3000~50000米

射高:15~24000米

反应时间:20秒

制导方式:半主动雷达制导

弹长:约6500毫米

发射重量:720千克

战斗部:70千克

杀伤半径:17米

配用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