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面对空导弹4(1 / 2)

加入书签

五、中国台湾“天弓”系列导弹

●1.基本概况

“天弓”系列导弹是中国台湾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全天候、中低空、中近程地对空导弹系统,用以拦截中低空高速机动的飞机,“天弓1”的85%技术是由美国的雷锡恩公司提供的,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5年3月首次发射成功,1986年试生产,并装备中国台湾陆军,1992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1993年9月首套“天弓1”导弹系统开始在台北县三芝乡服役,一套“天弓1”价格为39.78万美元,

“天弓2”是中国台湾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天弓1”的基础上发展起來的全天候中高空、中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用以拦截中空、高空高速机动的飞机,该导弹研制工作始于1985年,1989年初研制成功,1992年开始小批量生产,一套“天弓2”的售价为41.1万美元,

“天弓3”是中国台湾中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天弓2”基础上发展的,可望有拦截战术导弹的能力,

●2.导弹结构与特点

“天弓1”导弹导弹外形和尺寸与美国“爱国者”导弹非常相似,圆柱形弹体,圆锥形头部,无尾翼,位于弹体尾部的4片梯形全动式控制翼呈“×”形配置,动力装置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战斗部采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导弹采用近炸和触发引信,该导弹采用中段指令制导与末段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火控系统采用台湾自行研制的“长白”相控阵雷达(CS1ST/GE ADAR-1),“天弓1”采用四联装全密封箱式发射架,导弹置于箱内,以避免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在野外不需维护和测试,发射架由卡车牵引,地面机动性好,导弹战术控制中心在相控阵雷达车厢内,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显示器组成,作为武器系统的指挥控制中心与相控阵雷达、照射雷达、发射架等连接,以便完成威胁判断、拦截计算、发射架选择及战果评估,系统由导弹及四联装导弹发射架、“长白”相控阵雷达、照射雷达、战术控制中心、电源车和导弹运输装填车等组成,“天弓1”以连为一独立作战单元,1个连配有1辆战术指挥中心/长白相控阵雷达车、2辆照射雷达车、至少4辆“天弓1”发射车、4套“天弓2”发射架、1辆电源车和1辆导弹运输车,

“天弓2”导弹第一级为“天弓1”的布局,弹体为圆柱形,4片舵面呈“×”形配置,“天弓2”的发动机是在“天弓1”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基础上加装一级固体助推器,战斗部为破片杀伤式战斗部,重量90千克,采用近炸与触发引信,“天弓2”采用“长白”相控阵雷达,集目标搜索、识别、跟踪与导弹跟踪制导于一身,由于末段采用主动雷达寻的制导,不但提高了命中精度,而且在飞行末段成为“发射后不管”武器,一个火力单元能同时对付6个目标,“天弓2”采用单联装全密封箱式发射架,垂直发射,可全向攻击,反应快,系统由导弹及单联装导弹发射架、“长白”相控阵雷达、战术控制中心、电源车和导弹运输装填车等组成,“天弓2”导弹1992年投产,1996年停产,目前仍在服役,

“天弓3”导弹“天弓3”将在“天弓2”基础上加一级冲压火箭发动机,使“天弓3”的杀伤空域及拦截速度进一步提高,射程达100千米,“天弓3”还将采用末段主动雷达寻的制导,该雷达为C波段,名为C-MAR多功能相控阵雷达,C-MAR将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SPY-7D相控阵雷达基础上加以改进,

●3.性能数据

导弹型号:“天弓2”导弹

作战距离:80千米

作战高度:25千米

最大速度:4.5马赫

弹长:9.1米

弹径:410毫米(第一级),570毫米(第二级)

发射重量:1100千克

制导体制:中段指令+主动雷达寻的

战斗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

引信:近炸和触发引信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1台助推器

六、印度“阿卡什”导弹

●1.基本概况

“阿卡什”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研制的全天候、中高空、中程地对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拦截中高空高速机动飞机及近程战术导弹,该导弹研制始于1974年,1990年首次试射,1996年服役,目前该系统拥有固定与车载两种发射平台,

●2.系统结构与特点

“阿卡什”是在前苏联SA-6(“根弗”)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來的,该导弹系统由三联装导弹发射架(底盘为BMP-1)、三坐标相控阵雷达、射控中心、电源车及导弹装填车组成,可采用多种模式部署,具有作战适应性强、抗饱和攻击性能好、火力强、机动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采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和近炸引信,制导方式为半主动雷达引导+主动雷达寻的;火控系统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相控阵雷达,“阿卡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