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空对空导弹1(1 / 2)
§§§引子
空对空导弹是由飞机发射、用來攻击、摧毁空中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按制导方式可分为红外线制导型和雷达制导型;按射程可分为远程(大于80千米)导弹、中程和近程(小于20千米)导弹,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空对空导弹从无制导发展到现在制导方式多样化,远程、中程、近程系列化和海、陆、空三军通用化的庞大家族,目前,正在发展的空对空导弹属于第四代导弹,
第四代空对空导弹大都采用了现代化的自动控制技术、隐形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时体现导弹与载机一体化,即空对空导弹与其他机载武器的一体化设计,同时,在设计上走系列化、模块化和通用化之路,美国通过半个世纪的开发,成功研制了“猎鹰”、“麻雀”、“响尾蛇”、“不死鸟”四大空对空导弹系列,成为大量战机的标准机载武器,
§§§第一节 远距空对空导弹
一、美国AIM-54“不死鸟”导弹
●1.基本概况
AIM-54“不死鸟”导弹是美国休斯导弹系统公司研制的远程、全高度、高超音速空对空导弹系列,主要有AIM-54A、AIM-54C、AIM-54C+ 和AIM-54D四个型号,
AIM-54A导弹于1962年开始研制,1971年投产,1974年装备,1980年停产,截至1980年共发射了200余枚导弹,成功率88%,至1980年生产了2530枚,美国主要装备在F-14、F-111战斗机上,用于攻击來袭的超音速轰炸机和巡航导弹,控制空域和保卫舰队安全,配合飞机上的火控系统,可同时跟踪攻击6个目标,
●2.导弹结构及特点
AIM-54A“不死鸟”导弹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大后掠角的4个弹翼均布于发动机舱的周围,弹翼的后方是4个矩形的舵翼,
该导弹采用边跟踪边扫描发射、单目标跟踪发射、空战中机动发射三种发射方式,能有效地攻击多种目标,特别是小目标和低空目标,在严重的电子干扰或恶劣气候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攻击能力,其攻击区较大,杀伤率较高,虽然导弹技术先进,但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因价格昂贵,每枚约为30万美元,战斗部采用高能炸药,重60千克,1架F-14战斗机可携带6枚“不死鸟”导弹,该机曾在试验中用6枚“不死鸟”导弹击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6个目标,从而震惊了世界,
●3.性能数据
导弹型号:AIM-54C型导弹
最大射程:150千米
使用高度:30千米
速度:5马赫
发射重量:454千克
导弹长:3.96米
弹径:380毫米
翼展:915毫米
引信:MK334型,近炸或触发引信
战斗部:连续杆式高能炸药战斗部,重量60千克
动力装置:MK470型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惯性、半主动雷达修正中制导,主动多普勒雷达制导
二、俄罗斯AA-9“阿莫斯”导弹
●1.基本概况
AA-9“阿莫斯”导弹是前苏联研制的第四代远距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20世纪80年代初,由“三角旗”导弹设计局研制出P-33远程空对空导弹,西方国家称之为AA-9“阿莫斯”导弹,是前苏联为“米格”-31截击机专门研制的远程空对空导弹,该导弹与“米格”-31及其“盾牌”雷达一起组成了“米格”-31/33拦截系统,可对付速度为2.5马赫、飞行在25~28千米高度上的目标,1982年开始服役,它是目前世界上已服役的重量最大、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
●2.导弹武器系统特点
导弹制导方式为前几秒钟由程序控制,然后用无线电指令修正弹道,靠近目标后改用接收目标的雷达回波进行跟踪,在离目标20米之内可将任何作战飞机击落,装备P-33导弹的“米格”-31战斗截击机可借助相控阵雷达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将导弹导向其中4个目标,也可以通过相控阵雷达对目标进行断断续续照射來制导导弹,P-33导弹可用于简单和复杂气象条件,在有自然干扰、电子干扰和以地面为背景的情况下,全方位攻击各种机动目标和非机动目标,如飞机、直升机以及巡航式导弹,目前,在俄罗斯国土防空兵中只有米格-31战斗截击机装备这种导弹,
●3.性能数据
射程:120千米
使用高度:25~28千米
速度:3.5马赫
攻击方式:全向
发射重量:480~490千克
弹长:4.15米
弹径:380毫米
翼展:900毫米
制导:自动驾驶仪+半主动雷达
引信:主动雷达引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