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否定印证着你的存在(2)(1 / 2)

加入书签

之后的1850年、1870年、1907年,为了迫使美国政府重新建立私有化中央银行,欧洲银行家再度联手制造经济衰退。这次联手的结果是美联储的诞生,美联储是一个完全私有化的中央银行,它的建立标志着个人金融机构完全控制了美国的货币发行权。

1929年,经济大衰退再次上演,它的最终目的是废除金本位,实施廉价的货币政策。这就为第二次战界大战的进行打通了金融上的道路。

经济学感悟:在竞争中,实力雄厚的资本持有者的作用极其明显,他们通过巨大的资本运作,将政府和市场玩弄于股掌之中。

【8】对日贸易战

日本是亚洲最先起飞的国家经济体,它的经济增长质量、工业产品出口竞争能力、财富积累的速度和规模,都已经威胁到了国际银行,惊恐万分的国际银行决定出手制止日本的这种增长势头。

1985年9月,美英日德法五国财长在纽约广场宾馆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协议旨在使美元对其他国家主要货币“有控制地”轻微贬值,而日本银行在美国财政部长贝克的高压之下,不得不同意日元小幅度升值。

1987年10月,纽约股市出现崩盘。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再一次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压,迫于压力,中曾根只好妥协。可能中曾根并不知道自己的低头将造成日本金融系统的岌岌可危。一时间,日元利率跌到原来的2.5%,日本的银行系统开始出现流动性泛滥现象,大量廉价资本开始涌向股市和房地产,东京的股票年增长率竟然高达40%,房地产则更超过90%,种种现象表明,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正在逐渐成型。实际上,这正是一场国际银行家对日不宣而战的联合金融绞杀行动。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日本经济也许可能通过和缓紧缩而逐渐实现经济软着陆,但现在一切都变得艰难。这场股票市场的大崩溃率先波及到日本的金融业和保险业,最终波及到制造业。据估计,日本在这场金融大战中战败的后果几乎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持平。

经济学感悟:在国与国的竞争中,市场交易法则同样适用,任何与法则相违背的行为都会遭到其无情的惩罚。

【9】东欧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般来说,调整产业结构就好比对宏观经济秩序进行一次大手术,本来这就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但与此同时却偏偏还要紧缩货币供应,这就相当于对病人动大手术却拒绝给病人输血,这样做的结局是可以想象的:经济彻底解体,生产能力急剧衰退,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工业企业大面积倒闭,大量工人失去职业,社会动荡进一步加剧。而就在此时,国际银行家往往会以“债转股”的形式,轻松收购这些国家的核心部分资产,趁国之危,捡一个大便宜。

波兰、俄罗斯、匈牙利、乌克兰都有过这样的遭遇,致使它们的经济在20年的时间内仍不能恢复元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与非洲和拉美的弱小国家不同的是,它们拥有着足以抗衡美国的国防力量,在军事实力仍然保持强大的状态下遭到这种有组织的疯狂抢劫,还是人类历史上比较少见的。

经济学感悟:以经济竞争的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已经成为了战争的全新模式。

【10】泰国的外汇战争

在人民币和日元贬值的上下双重挤压下,1994年以来,泰国的出口额就开始疲软,雪上加霜的是,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泰铢又被强势货币美元拖到了极为空虚的地步。种种现象表明,危机已经悄然来临。

为了对付已经到来的通货膨胀,泰国银行不得不果断提高利率,但这一措施,反而使深陷债务之中的泰国处境变得越来越糟。

这个时候,泰国的出路似乎只剩下一条,即主动而迅速地让泰铢立刻贬值。据国际银行家们估计,这种行为的损失主要在于美元因此变得更加昂贵,外汇储备会减少100亿美元左右。银行家们还认为,这种损失会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对其果断应对的肯定而得到迅速恢复。不过,许多国际金融黑客们认为泰国并不会走这条路,相反,它一定会拼死一战力保泰铢,决不会束手就擒。

这场交锋中,泰国全面败给了国际金融黑客。不过泰国的损失并不局限于此,失利后,泰国竟然又错误地主动投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陷阱,将国家命脉轻易交给外人来进行裁决。这显然是出于对国际组织的盲目信任,而这种盲目信任使泰国再次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经济学感悟: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经济泥淖中而不能自拔。

【11】韩国的经济危机

韩国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最忠实的战略伙伴,但美国似乎并没有领情。就在韩国被金融风暴波及之后,美国断然地拒绝了韩国的求助。

实际上,美国政府内部对于此事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和国家安全顾问认为应该对其伸出援手;但是代表华尔街利益的财政部则坚决反对这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