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当前中国房地产的形势问题和出路(3)(1 / 3)
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大家讨论,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2009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根据上述数据,很多人就认为中国实际发生的是通货紧缩,连克鲁格曼也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将会是通货紧缩的状态。一种理论认为,判断是否出现通货紧缩主要是以一系列实物价格来加以衡量,当然还要看货币投放量,如果货币投放量是增加的,物价是下跌的,那也不能叫通货紧缩。还有一种三因素理论,即物价是跌的,货币投放量是减少的,但经济是增长的,这也不能算是通货紧缩。
我认为,这方面有两个因素比较客观,一个是要看实物价格,另一个是要看货币投放量。如果只看实物价格,而忽略了这些价格背后的形成机制,特别是一些国家对价格的特别控制,以及那些主要依赖进口外国廉价工业品的国家,其生产要素价格可能与产成品价格是脱节的。现在中国的货币投放量可谓汹涌澎湃,差不多比2008年同时期增加了30%,所以,叫通货紧缩无论如何是不成立的。但是,CPI和PPI这两个价格指数确实是下跌的。这里有一个“翘尾”的问题,即2008年是很高的一个基数,2009年即使也很高,但同比仍然可以是下跌的。但环比可以是上升的,例如PPI同比下降6%,但环比持续回升。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过,中国的CPI指标已经丧失了测度通货膨胀的功能。CPI下跌,并不表明中国的物价是下跌的。因为在中国,占CPI的34%权重的是食品价格,这部分价格,比如粮食价格,是受国家控制的。
控制粮食价格有好处有坏处。好的方面是,粮食价格稳定保证粮食产量比较稳定,还有就是能够保证贫困人群不会饿死,这也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前提。不利的方面就是,无论生产资料怎么涨,无论人工费用怎么涨,粮价不涨,CPI就基本不涨,而农村人口要想摆脱贫困,就要到城市里寻找就业机会,才有可能增加收入。然而,食品中的一些门类,例如猪肉价格是不在政府控制之列的,2008年猪肉价格暴涨,波动非常大。政府就补助养育母猪,以至于各路资本,包括以高盛为代表的外国投资、网易的丁磊都去参与养猪领域的投资。2008年养猪行业投资火暴,2009年由于生猪供给大幅度增加,加上“猪流感”等因素的作用,使得猪肉价格暴跌。当然,根本因素还是因为供给太大造成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猪肉稀缺,CPI就是正的;猪肉充裕,CPI就是负的。所以上次CPI大涨,主要是猪肉价格一路走高造成的,所以现在要搞猪肉收储制度。这样一来,就使得CPI可以完全不受货币固定投放规模的影响。所以,我国的CPI处于低位,是因为处于被控制之中,被以计划经济的手段控制着,猪肉价格占CPI权重的8%。但是现在一个家庭的实际支出,买猪肉的支出未必能占到8%,这也就相当于用一个落后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现在的居民生活水平。由此可见,中国的CPI指标体系已经失真,因此,用CPI指标来衡量通货膨胀是可笑的。如果CPI能真正反映现在物价上涨的话,那么老百姓早已经去银行提出自己的存款了;同样,现在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早已经投放贷款了。目前二套房政策开始收紧,就是因为银行的资金开始供应紧张,投放的信贷规模太大了。
再来看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057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3177亿元,增长33.3%;农村投资21880亿元,增长32.6%。在城镇投资中(以下同),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7411亿元,同比增长38.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5050亿元,增长17.7%。
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呈现加速趋势的同时,另一个现象是,现在中央投资开始让位于地方投资。因而现在投资的主导力量是地方政府投资。因为降低了投资项目资本金率,银行开始纷纷求着地方政府去贷款,因为银行有放贷任务,希望把钱加速投放出去。2009年1月~10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440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比1月~9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9954亿元,同比增长14.1%,比1月~9月提高0.7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3.7%。可以预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继续升温,房地产投资将再次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现在开发商的房子都不再舍得卖了,因为,未来房价必然可以获得更大收益。只要房价一涨,什么都解决了。卖地解决了,地方项目的资本金也解决了,好像中国经济又重新开始进入高速增长之路。
在全世界来看,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是最强的。现在世界各国的CPI指标都失灵了,货币投放都很庞大,却是物价变动普遍平稳。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廉价进口的。现在由于出口退税,使得出口消费品价格更加便宜。但是发达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是要上涨的,土地、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