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参考文献(2 / 2)

加入书签

建海:房地产蓝皮书年年预测年年错》,《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5月15日。

刘展超:《社科院三学者当面激辩:房价降一半是国家灾难?》,《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5月26日。

陆明涛:《过度投资带来的经济繁荣—日本泡沫经济的重新审视》[J],载《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3期。

鹿朋:《日本“泡沫经济”文献述评与研究新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严太华、孙夺新:《我国银行信贷扩张问题研究》[J],载《南方金融》2007年第11期。

杨楠:《国外房价指数构造的数据基础分析》[J],载《上海房地产》2005年第6期。

吴鹤立:《不堪回首忆狂潮—海南房地产泡沫经济沉浮始末》[J],载《金融经济》2003年第11期。

张彤玉、李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性质和趋势》[J],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牛凤瑞:《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时寒冰:《房地产暴利时代或终结于民生定位》,《东方早报》2009年3月7日。

时寒冰:《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时寒冰:《房地产复苏是在消耗财富》,《东方早报》2009年7月6日。

时寒冰:《开发商的狂欢是民众的不幸》,《东方早报》2009年07月18日。

时寒冰:《房地产救市实质是维护暴利》,《现代快报》2008年7月18日。

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载《财经科学》2007年第10期。

邹恒甫、曹建海、叶楚华:《中国怎样成为一流国家》,载《同舟共济》2009年第5期。

项卫星、李宏瑾、白大范:《银行信贷扩张与房地产泡沫:美国、日本及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教训》,载《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

王宇:《国际经济协调中宏观政策的可能失误: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J],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67期。

武建东:《统一地权市场反映中国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南方周末》2007年3月2日。

武建东:《统一地权将改变当代中国高房价体系》,《东方早报》2007年7月15日。

吴晓晶:《奥运会后北京楼市涨或跌?专家机构分歧加大》,《每日经济新闻》2008年7月11日。

杨兆敏:《地产大亨凭什么暴富?》,《工人日报》2006年3月1日。

杨兆敏:《房地产开发:一个应该取消的行业》,《工人日报》2006年4月19日。

张敏:《被指为开发商说话社科院蓝皮书被痛批》,《每日经济新闻》2009年5月15日。

张晓晶:《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张云、刘骏民:《金融危机、美元危机和世界货币体系》,载《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

周天勇:《国家政策要对得起付出巨大牺牲的农民》,《??国经济时报》2007年7月10日。

周天勇:《十问中国土地制度》,《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10月12日。

周天勇:《高房价或造就中国城市化四大“景观”》,《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8月14日。

周泽红:《政府干预危机: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原因再思考》[J],载《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第1期。

朱夏莲:《中国银行业—年度回顾和展望》,惠誉国际评级公司特别报告2008年9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