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下篇:赚钱理财,不光是有钱人的事(4)(2 / 4)
年收入共9万元左右,月支出约5000元【含房贷月供1500元】,目前共有10万元存款。两人计划明年五一结婚,目前已经买了面积为120平方米的新房,首付15万【父母出了5万】,贷款28万,20年还清。计划明年过年后搞装修,想在婚前买上一辆小车。
家庭收支储蓄表【年】
工资薪金: 90000元 【税后】
生活支出: 42000元
住房贷款: 18000元
活期存款 :100000元
支出比率: 67%
自由储蓄率: 33%
理财建议:
1、记账是家庭理财的第一步。设定每月预算,列出各个项目所能开销的最大值和可能节约值,某个项目超支也不能超过10%。
2、年轻人做理财规划时,要留出一定比例的净储蓄额作为冲动消费的备用金,以便保障长期理财规划的顺利执行。
3、购车问题,应当延迟,并且还要因为将来小宝宝的诞生随时改变计划。两人计划明年结婚,建议拿出10万元来装修、买家电和筹办婚礼。剩下的钱可作为净储蓄额,以备家庭救急。
4、两人每年9万元的收入中,大约有6万元用来偿还房贷和支付生活费用。个人建议,将余下的3万元进行基金定投,可以一直坚持到偿还贷款结束。基金定投每月平均投入2500元,其中1000元购买股票型基金,800元用来购买配置型基金,700元可以投入债券型基金。
案例二:新婚夫妇
朱先生和太太今年都是30岁,均为某高校的教师,家庭年收入7万元,两人每月有住房公积金2200元,家庭每年生活开支约为3万元。现有活期存款6万元,没有其他投资项目;有产权住房一套【自住,100平方米,剩余近12万元贷款,还款期还有12年,每月还款1100元】。5年内不准备买房买车,2年内不准备要孩子。家庭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次性借出3万元的情况,大约半年能归还;不准备进行股票投资。单位有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因此没有参加其他商业类保险。未来5年该如何理财呢?
财务状况分析:
朱先生今年30岁,按60岁退休计算,工作时的理财时间正好30年,如果按照“五年规划”的标准,正好有6个五年规划,在这个时间段内科学打理家财,主动规划人生,会使家庭生活更加富足和幸福。朱先生和太太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保障也不错,并且有进行长期理财规划的打算,这是难能可贵的。不过,朱先生现有的投资渠道均为银行储蓄,建议朱先生承受一定投资风险,所以,在今后的理财中需要转变观念,学会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投资工具来实现更高收益。
理财建议:
科学打理现有积蓄。朱先生有存款6万元,其“每年都会有一次性借出3万元”,也就是说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这笔存款有两种打理方式:一是可以购买期限短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比如目前多家银行推出的一个月期理财产品,这种产品月初由银行自动扣款投资,月末将本金和当月收益自动划回客户账户,投资者只需签订一次协议,以后每月可以实现自动循环理财,由于投资期限短,资金流动性受限制较小,如有急用还可随时赎回,这种产品目前的年收益率一般在2%—2.3%之间,考虑理财产品暂不交税因素,实际收益比同期银行储蓄高出不少。再一种方式就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灵活性较高,理财起点比较低,即使之后将3万元借出,也不会影响剩余资金的收益率。目前,货币基金的年收益率一般在2%左右,赎回一般需要两个工作日。
提前规划子女教育基金。虽然朱先生两年内不打算要孩子,但目前以及将来,家庭开支除房子之外最大项目就是子女教育,作为大学教师,朱先生和太太对子女教育肯定会特别重视,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积攒子女教育基金。朱先生夫妇年轻、学历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适当从后续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比如一半】,定期定额申购绩优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或者股债平衡型、债券型基金,这种方式可以均摊成本,更加稳妥地实现较高理财收益,从而抵御教育消费等物价上涨所带来的货币贬值。
强化两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障。理财的最终目标是提升生活质量,一个是不断提高现有的生活质量,再一个就是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使晚年更加幸福。所以,朱先生现有积蓄以及部分后续收入可以作为生活保障金和养老保险金。如果借出的钱如期归还,可以加上部分后续收入,进行稳妥增值型投资,建议采用人民币理财、开放式基金和国债三项搭配的方式,以减少风险,增加收益。当然,两三年之后,朱先生的生活和养老基金增大了,还可以选择商集合理财等投资渠道,或者借助那时推出的新投资工具进行理财。另外,朱先生和太太虽然有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但为了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建议两人根据情况适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以及意外和健康保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