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嘴巴之中有金可淘(1 / 1)
“嘴巴”是一个巨大的财源。可以说,嘴巴是消费的无底洞,地球上当前有60多亿个“无底洞”,可见其市场潜力之巨大。为此,小资本经营者应设法经营凡是能够经过嘴巴的商品。
常言讲得好:“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每个人都要生存,生存就要吃、要喝。按照有需要就有市场的理论,其市场的巨大可以想象。由此可见,嘴巴之内蕴藏了多么巨大的商机。
靠经营饭店发家的人真是太多了,因此成为巨富的人也有很多。世界闻名的麦当劳,在30多年前只不过是美国加州的一间默默无闻的小店。后来,新店东经营麦当劳汉堡包出了名。目前,全世界有7 000多个麦当劳快餐厅,分布在20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在美国就有5 000多个。
洛克是麦当劳快餐店的总裁,1955年,50多岁的他认识了美国加州的一家快餐店的老板麦当劳兄弟,洛克对这一家快餐店产生了兴趣,于是他放弃了原先的职业,向麦当劳兄弟购买了快餐店的专利权。30多年以来,由于洛克经营有术,麦当劳快餐店很快便成为发展最快的世界性企业。如今,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当人们想起“麦当劳叔叔”之时,自然会想起麦当劳汉堡包、炸薯条等美味佳肴。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日本汉堡包店的创始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与美国麦克唐纳公司合作,向日本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汉堡包。
最初,那些日本商人都嘲笑他,认为他是在自寻“死路”,因为日本人习惯于吃米饭,汉堡包怎么可能会有市场呢。但他认为日本人体质弱、身材矮小,这可能与吃大米有关;同时他还看到,美国的汉堡包店的效应正向全世界发展。基于这两点原因,该日本商人认为,同样是“嘴巴”的商品,在美国能够畅销,在日本为何不能呢?再说,按照犹太人的经验,“嘴巴”生意绝对赚钱,只要经营有方,就一定能获取利润。抱着这种信念,该日本商人的汉堡包店开业了。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天,店内顾客爆满,利润还大大超过该日本商人原来想象的程度,以后利润更是步步高升。汉堡包商人在市场前景迷茫的情况下,果敢地投资经营,从而利用“嘴巴”生意发了大财。
当然,“嘴巴”的生意不只是“吃”的生意,同时也是“喝”的生意。
1937年,罗桂祥因业务关系到上海办事。一天晚上,他在上海青年会举办的晚会上听了一个外国人的演讲,结果成了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演讲者是美国驻南京的商务专员朱利安,讲题是:“大豆——中国的乳牛”。他说:“中国贫穷,牛奶属于珍品,多数人无缘饮用。但中国人口仍能维持增长,完全归功于大豆,蛋白质丰富的大豆取代了乳牛的地位……”
这次演讲内容深深印在罗桂祥的脑海里。他想,何不利用“中国乳牛”来制“奶”呢?1939年,他和4个友人集资组成香港豆品公司,经过多次试验,“维他奶”终于研究成功。又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数不清的创新改造,维他奶变成了一种愈来愈受欢迎的奇妙的饮品:它尝起来味道微甜可口,比汽水又多了营养成分。现在“维他奶”已成为香港最畅销的饮料之一,超过国际知名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同时还远销20多个国家。
经营嘴巴生意是一种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倒闭的行业,因为吃和喝永远不可能停止。小资本经营者,最好将自己的生意点从嘴巴入手,只要经营得法,财源自然就会滚滚而来,那是想挡也挡不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