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包玉刚:汪洋中的一条船(1 / 2)
人生之中跌跌撞撞、大起大落在所难免,作为商人,尤其是小资本经营者,在开辟创业的道路上遇到困难实属正常,但是最终有人走向成功,有人半途而废。成功与否的一线之差就在于对待苦难的态度。包玉刚,这是世界船王的名字。在海内外可谓闻名遐迩。他在事业中的成就令人感佩。他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在蓝色的大海里,乘风破浪,扬帆前行,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包玉刚由一条破船起家,20年间成为拥有200艘巨轮,2 000万吨位的世界超级船王。是什么动力促使着包玉刚有今天的成就?其中的辛酸可谓其人自知,但对包玉刚而言,人生没有真正的难题,只要你敢于面对。
(1)相信自己,依靠自己
包玉刚,1918年出生,他的父亲包兆龙是一位商人。包玉刚13岁时,父亲将他送到上海吴淞船舶学校上学,学习船舶专业,冥冥之中为他日后的事业埋下了伏笔。
包玉刚的青年时期正值中国抗战爆发,包玉刚离开上海和几位一起从上海到香港的朋友开设了一家华人行,经营进出口贸易。但不久后中国政府决定实行国家统办土产出口,美国也对中国内地采取封锁禁运政策,华人行的生意一落千丈。
以后的路怎么走?此时的他没有怨天尤人。后来有人回忆,当时的包玉刚常常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成功都要以艰辛的付出为代价。在困难面前,或是向前,或是后退,都是个难以做出的抉择。一旦选择,也就无从后悔。但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一点——相信自己,依靠自己!”这时,少年时期在吴淞船舶学校学到的知识让他有了灵感,他想去跑船,他认为:“航运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可以移动,是‘活’的!”
但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缺钱,就算把包家整个家当算起来,包玉刚连一艘旧船也买不起。他四处借钱,没人相信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门外汉能做得了航运。幸运的是,在友人的介绍下,日本银行竟没有要他担保就贷款给了他。
包玉刚很快在英国买下了一艘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将近30年,排水量不足万吨。包玉刚给自己人生的第一艘船取名“金安号”,还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视为珍宝。包玉刚的“金安号”象征着他经营航运业的设想和商业谋略:“金”代表财源滚滚,而“安”则希望稳中求胜。
(2)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1955年8月初,包玉刚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轮船。从此以后,香港航运界又冒出一家新户。当时世界航运业都是按照传统的按次结付租金的方式,每跑一次航程,就向租用商船的雇主结算一次租金。与众人不同的是,包玉刚采取的是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通过订立合约,将自己的船以常年的形式租给对方。
这种违背行规的举动让包玉刚招到了竞争对手的嘲笑。但包玉刚认为在自己对航运业务还不熟悉的时期,先长期租给别人,看似便宜,但可以持续、稳定地获得租金收入,而且在资金积累期间,他有时间更快地学会航运业务。
可以说,运气从来是光顾那些有充分准备的志士。1956年,也就是“金安”号出租半年之后,发生了一件对全球航运业有巨大影响的事件:埃及总统纳塞尔宣布占领苏伊士运河,非友好国家的船只不得通过运河。但这对包玉刚,不是灾难,而是福音。因为,欧亚航线的船只大都须绕道非洲好望角,船只紧缺,运费暴涨。正在这时,日本山下公司的租船期届满。山下公司出数倍于原价的租金,为“金安”号续了约。
当包玉刚拿到这笔保证金之后,他马上加上自筹资金购入一艘二手船,又与一家货运公司签下租约,拿到钱再想法买船。短短的几年时间,包玉刚已经拥有了10艘二手船。此时的包玉刚感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立即组建了环球航行公司,正式宣告他开创了长期租船的经营方式。在租赁业当中,精明能干的包玉刚采用出租船和船员等多种经营方式把环航公司打理得红红火火。
(3)做到最强,争做船王
虽然包玉刚在船运行业已经小有成就,但是他意识到,在航运行业,自己目前的原始资金积累能力远远不足以支撑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要想做到最强,必须有银行支持。
他的努力和诚心打动了早年做进出口贸易时结识的香港汇丰银行高级职员桑达士。1962年,桑达士升任汇丰首脑,桑达士决定和包玉刚合作。汇丰银行是香港资金最雄厚的银行,香港的钞票大部分由它发行,当时金融家称“汇丰打一个哈欠香港金融市场都要抖三抖”。
和汇丰银行合作后,包玉刚先后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汇丰银行均占股份。从此,汇丰银行成了包玉刚的强大后盾,继续买船的资金贷款得到了保证。
包玉刚的第二步就是改变当时大多数船员抱着“混口饭吃”上船的认识,他开办了“环球海员训练学校”,免费训练海员。经过培训,包玉刚的船队里产生了一批有学识、有技能、有士气、有归属感的“子弟兵”,包玉刚的船队为租船商提供了“最佳服务”。一系列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