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五雷(1 / 2)

加入书签

不久,窗口外隐约传来一阵阵凄厉、嘶哑的呼号声。

我侧耳细听,呼号声从远处传来,似乎是一个苍老的妇人在声嘶力歇的呼号,声音充满了压迫、撕扯,让我更是心烦意乱,于是翻身将一边衣服拉过来,找出香烟,燃起了一支。

“这大半夜里像鬼叫魂似的,你说会不会是那个黄四婆开始折腾了?”料子突然翻过身来,他一直惦记着吴家大院的事,也没睡着。

“多半是。”

“我看你也睡不着,不如我们去看看热闹。”

本来我对这事情不大感兴趣,但也无心入睡,于是答应料子。

司机和吴老头鼾声不断,睡的正香,我和料子没去惊动对方,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出了房子。

出院后,声音变的清晰起来,我们借着昏黑的月光,顺着呼号声,沿着弯曲的村间小路穿过几家住户,最后来到了一户大院旁。大院的两扇大门紧紧关闭,那嘶哑的呼声从里面不断传出,时不时还夹着几声铁器的撞击声。

大院左侧靠着一座土梁,被院内灯火照耀下,我发现土梁上已经聚了不少围观者。

我们绕过大院从院后上了土梁。刚站稳脚,人群里一个大个子冲我和料子喊了一声:“兄弟,你两也来了?”

我定眼一看,原来是下午帮忙拉车的梁满仓。

料子嘿嘿一笑:“也来凑个热闹。”

跟前有几人转回头来,瞟了几眼我们这两位陌生客后,又将目光移回了大院。

土梁居高临下,对大院内一览无遗。

院内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共堆放了十多座木柴火塔,这会儿火塔燃的正旺,火焰上蹿下跳,并不时发出“吱吱”声响。五位和真人一般大的稻草人分别竖立于五个方位,稻草人身穿花花绿绿的衣服,头套各异的彩色面具,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狰狞恐怖。五位光膀青年头缠红布、手执铁筷,立于每位稻草人跟前。

此际,法事已经进行到了一半,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妇在火塔中手舞足蹈,口中不停地念叨,并不时的大声疾呼,那声音彷佛从牙缝里挤出,令人不寒而栗。

“这老太太在鬼嚼甚么?”一光头青年冲一老头问。

“与来护阵的各路神仙探口。”老头回道。

“探口?是做甚么?难道神仙之间也他娘的要亲热一番。”光头疑惑道。

周围的众人听光头青年这么一说,都笑了起来。

老头看了青年一眼:“商量怎么对付邪灵。”

青年哦了一声:“前段时间,黄四婆在大佘太摆出这五雷阵来,硬是逼着一只猫妖现出原形,说不定今晚也会有好戏看……”

梁满仓未等那光头说完,便问:“铁圪旦,你小子是亲眼见过还是道听途说?”

青年转过头来,斜了梁满仓一眼:“我前几天才从大佘太回来,那里的人都这么说。”

梁满仓笑了一声:“还以为是你亲眼见过,希望你四大娘今晚的五雷阵不要让你失望。”

梁满仓的话引起跟前几人一阵哄笑。

老头轻咳一声,示意众人小声。

在刚才几人的议论中,我已数清院内的木柴火塔共有十五座,东边三座,南边两座,西边四座,北边一座,中间五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上,按照火塔的数目各立着相应数量的旗子,颜色分别为黑、白、金、青、紫五色,这正是周围人所议论的五雷阵。

五雷阵,在西北的一些农村里,是神婆和巫师做法时经常所设阵法之一,随着各地风俗不同,所摆的阵法也有差异,但基本的阵型布置是以《洛书》的五行之数,东三南二北一西四中五,木、火、金、水、土五个方位分别设有五部雷阵,即黑都、白府、金宫、青殿、紫霄五部。五雷阵设好后要先请来五方诸神护法,然后再请来雷部五将,风伯、云吏、雷公、电母、雨师各自掌管本部。此刻,院内五方位置上所立的稻草人,就是为五部雷将的元神附体所准备。

这会儿,五方的光膀青年不断击打着手中的铁筷,黄四婆的念叨声都被淹没于“铮铮”铁器声中。

院内,靠近房屋前边的地面上,设有一张大供桌,焚香燃蜡,在其前边,一张低型方桌上摆放有各式祭品,其中一盘血色馒头和一盘用面粉捏成的巨大猪头异常显眼。供桌右侧,一把椅子上坐有一人,全身被一匹红布罩着,下边只露出一双脚。供桌的里边,与屋脚相连的月台上,十多张面孔战战兢兢,目不转睛的盯着火塔丛中的黄四婆。

不久,黄四婆和五方诸神探口完毕,踉踉跄跄得奔回紫霄阵中,突然躬着身子,仰面朝天,牙缝里挤出了一阵咯咯的响声。

五方的光膀青年一起大喊:“真武大帝,元神下界,降妖伏魔,大显神威……”

两位年轻男子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大木桌子,搬到院子的中央,即紫霄雷阵中。黄四婆一跃上桌,盘腿坐下,两手捏决,紧闭双目,冲着那位被红布所罩之人的方向,大声的呵斥道:“真武大帝金身在此,大胆恶鬼敢在此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