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迷途羔羊(1 / 2)
追击的过程中。当然不可能是敌军一直将后背露给你让你切菜玩。而是不时的有觉得跑不了的后方士兵停下來和你激战。尽管这些士兵停下來就知道必死无疑。但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赚的道理只要是有个脑子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懂。所以是敌军后方士兵一边本着这种思想。一边拖延着追兵的速度。为前面大部军队的突围创造机会。
这机会容易么。那是无数的士兵拿生命换來的。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前面退出的士兵们一边在心里感动一边愤怒一边咬牙狂奔。留得青山在。总还有烧柴的希望。心里的那个恨。绝不是杀伤一两个仙都或者于楼是并可以熄灭的。
因为人多。所以战线就拉得长。战线拉得长。就是距离长。距离长久是有时间。有时间干嘛呢。有时间干一件事情。那就是障碍。现在突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当然是速度绝对的骑兵。所以跑在最前面的主将一声令下。前面的士兵跑到道路两边。将大石头推到了路中间。这样的工作当然值得。磨刀肯定不会耽误砍柴的功夫。
主将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这样一來。也许会减缓一点自己的行军速度。但是不说一劳永逸了。给敌军骑兵制造很大麻烦还是可以的。巨大的石头。几个士兵一起推道路中间來。这样的障碍。是绝不可能让骑兵嚣张的过來的。除非你有力气和魄力将马抬过來。几千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快。几百米的山谷路上。就被巨石七零八落的堵了起來。
终于又在丢下了不少士兵的生命之后。立锥军甩掉了追兵一截。來到了一条河边。左右看看沒有埋伏。主将果断下令:“大家就地休息。吃干粮。注意警戒。”
行军打仗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士气。也不会是武器。而是这两者的载体人。也就是士兵。士兵的生命是战争延续的根本。而维持生命就必须要吃东西。沒有体力。在敌人面前。一切也就免谈了。所以行军打仗。特别是在即将和敌军开打的时候。士兵们身上都会带着干粮和水。也许数量不多。但至少能在关键时候保证战斗力。
亡命狂奔将近一个时辰了。跑的时候还不觉得。这一松口气。立刻觉得的全身都要散架了。主将也从马上翻身下來。坐在河滩上气喘吁吁。接过卫兵递过來的干粮咬了一口。四处望了望地上东倒西歪的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里真不是滋味儿。这仗打的。真他娘的憋屈。
口中干粮沒有味道。但是这不妨碍他吃下去。吃了几口。又接过卫兵递过來的水壶喝了两口水。主将才觉得好了些。喘口气。转身问道:“我们现在是在什么位置。……人呢。怎么不说话。”
“报告将军。他牺牲了。地图丢失。”一名下属胆怯的回答。盯着将军。生怕他一个不高兴拿自己是问。妈的。地图怎么只有一份。还好巧不巧的。那那地图的士兵被一支箭钉在脑门儿上致死。那看到的士兵当时只是惊心了一下。还沒想起來去拿地图。这下倒好。在仙都的地盘上。还迷路了。这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部队。
“我们还有多少人?"”主将叹口气。到沒有责怪谁。战场之上。特别是突围战斗。什么情况都会发生。行军打仗。的确就要有面对任何最坏情况的打算。这个时候打骂士兵一点作用都沒有。还会让他们寒心。这就是将军的素质。最基本的。只要主心骨沒有乱。士兵们就乱不了。就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报告将军。我们在陇丘被冲散的时候。一起的大概是一万两千人。目前还剩下不到七千人。”专门负责这类统计的士兵报告。五千的伤亡。这基本上还都是在逃跑的过程中牺牲的占多数。想起來。从陇丘之后。基本就沒有正面战斗过。那么也可以说这五千人全是在突围过程中牺牲的。伤亡不可谓不惨重。用五千人的生命换來七千人喘息的机会。
败军。什么叫败军。就是自己认为是败军的军队就叫败军。只要有进攻的气势的军队就不能算是败军。可惜了。立锥军这部分现在沒有这气势。趁着短暂的喘息机会。主将和手下众将领开始讨论目前的战略。
“目前我们处在劣势。而且沒有兵力上的优势。将士们又都无心恋战。情况很不利啊。”一名将领叹息:“而且敌军就追在我们身后。应该很快就追到了。现在众将士身心疲惫。恐怕我们的情况还会更糟。”
“将军。我有个提议。”另外一名将领说道:“目前我们面临的选择就是继续逃跑。一直在敌人追不上的距离上。但是这个不可能。因为敌军有精锐的骑兵。大家应该已经看到这支骑兵的战斗力是我们见过的骑兵当中最厉害的。和骑兵比速度我们就不用想了。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留下一部分人。來拦截敌军。给大部队创造机会提供时间。”
大家面面相觑。主将也是眉头紧锁在沉思。这名将领看大家有点动摇。于是继续讲着:“我们一路突围出來。机会全靠了那些后面牺牲的士兵们。才给我们创造了这么点时间來喘口气。我们不妨想一下。既然铁定要牺牲这么多人。如果一开始偶们就将这些人集合起來。组织成有效地集团抵抗。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恐怕绝不是这么点点。有可能现在他们都突破不了我们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