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1 / 2)

加入书签

练兵个调兵,也就是所说的重新规划布防,首先必须要练兵,然后才是防卫调动,因为这里面牵扯到背后的这个巨大的计划,所以为了尽量逼真,一定要先练兵在调兵,至于练兵的事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陆军的训练,主要是叶玄研究的三种兵种配合的作战阵法,另外一部分就是水军,

水军五万,以叶玄的一万人作为先锋军主军,然后从其他部队中挑选弓箭兵三千,增添到主军中,全部使用强弓,增加远程攻击能力,因为很有可能就是在争抢海岸的时候对敌进行远程打击,否则的话,很难抢滩登陆,骑兵因为受到运输难度的问題,只保留本來的骑兵两千,其余的一个不要,至于其他的,步兵方阵将主军的的两千补充到八千,这样一來,主军共一万九千八百多人,凑满两万,其余三万按照正常的步兵,弓箭兵配合训练,平时训练一些基本阵法,同时熟悉水性,将來作为开辟第二战场的主力,

水上主要是运输,然后是弓箭兵的发挥,其余的沒有什么难度,然后全体士兵,和陆军一样,训练三种基本的进攻阵法,那就是“弓骑阵”“步骑阵”“弓步阵”,

弓骑阵,弓箭兵和骑兵的配合,这种阵法配合,主要是在和敌人突然遭遇的时候,骑兵來不及形成冲锋阵型,骑兵立刻展开进行压制打击,一方面打击敌军骑兵冲锋,一方面给自己骑兵赢取时间,在骑兵冲锋过程中,可以进行一段距离的掩护,尽量的将骑兵与敌军的距离和敌军反应距离缩短,这样的配合,可以尽量减少骑兵的伤亡,和保存骑兵的战斗力,

步骑阵,步兵和骑兵的配合,骑兵作为突击主力,可以快速高机动性的给与敌军突然袭击,为步兵的冲锋赢取时间,不给敌军准备反应时间,因为往往战斗的时候,都是在一定的距离的时候就发现了对方,这个时候再准备迎敌,完全是可以的,有时候哪怕仓促一些,也绝对不至于措手不及,叶玄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下,想到了这个战术,骑兵一冲锋,步兵立刻跟上,骑兵打乱敌军的准备,不病刚好随后赶到,可以趁乱给与敌军痛击,

弓步阵,顾名思义那就是弓箭兵和步兵的配合,这里面,主要就是为了应对敌军有骑兵和大量的弓箭兵的时候,自己人在冲向敌人的时候会遭到很残酷的远程打击,弓箭兵提供压制,步兵可以尽量冲的跟敌军近一些,

总的來说,这三种基本阵法里面,弓骑阵是最为迅速的,适合突袭,这当然都是针对普通的军队的三种战术,要想将他们全部训练的和叶玄手底下王卫军的旧部比较,不说半年了,一年也未必,所以,叶玄果断的沒有让他们训练弓骑兵,就是骑在马上的弓箭兵,也沒有让他们练习吊射的弓箭射术,只是在训练的时候告诉他们,什么样的角度可以将弓箭射的更远,至于精准射击,那就不是普通士兵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叶玄的王卫旧部,也是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才能够有那样的战绩,否则换了一般人指挥,是不可能达到那种水平的,

现在神箭军团的那些士兵已经基本掌握了吊射的要领,就算沒有指挥,他们也可以凭着经验很精准的打击目标,弓骑兵更是不用弓骑阵,它本身就是弓箭兵和骑兵的绝对融合,两个人配合怎么可能有一个人配合的那么协调,

另外,这些基本的阵法之下,骑兵单独的也是要练习阵型的,一般來说,轻骑兵重速度,來去如风,突击非常重要,重骑兵叶玄沒有配备,因为沒有适合的盔甲,就算有,马的护甲也不好弄,暂时就不练了,轻骑兵的冲锋基本阵型就是锥形,长矛开路,然后就是对待散乱的敌军逃兵的时候的普通阵型,沒什么讲究的,

另外就是多兵种的配合阵法,古人布阵是很有讲究的,一般來说布阵主要得考虑以下几种要素:

指挥官的位置

阵中兵器的排列分布

各兵种的行进速度差异应该如何搭配

布阵的地形是否利于兵力展开

敌军的武器和兵种以及训练程度

叶玄知道的仅仅就是这些,至于听受过的龙门阵,一字长蛇阵什么的,具体怎么实施,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得慢慢花时间研究,谁來研究,当然是唐世杰了,他对于军队的理解比叶玄深刻得多,只要告诉他这些基本的东西,他研究阵法绝对比叶玄厉害得多,

不过叶玄到是知道几个基本的阵法,龙门阵这样的大阵他不懂,却是明白其他的几个,其中就有雁行阵、方阵,

雁行阵是《孙膑兵法》中出现过的阵法,所以《赤壁》一片中诸葛亮说这个阵法过时了并非毫无道理,顾名思义,雁行阵就是模仿大雁飞行编队的一种阵法,一直以來这是一种骑兵和步兵都可以应用的战斗队形,骑兵的雁行阵主要用于快速突击对面敌人的两翼薄弱部位,而步兵往往用雁行阵克制敌军的正面冲击,先用横阵面对敌军冲锋面,迅速展开雁行阵,这样敌军的冲锋就会被夹在雁行阵的两翼中间,同时受到两侧的攻击,对付骑兵的锥形阵非常有效,

对于普通的士兵,叶玄都不担心,他最怕的就是敌人的骑兵和弓箭手,骑兵的话,她的政策就是避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