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商周英雄录第101章两篇外话(上)(3 / 4)
差。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猪八戒是“智商不及格,情商九十九”。也难怪某年有好事者以《西游记》中的四个男主角为对象,对上海年轻白领女性做了一次选择恋爱男友的调查,结果是猪八戒胜出,独占鳌头为娇客。若问为什么,答曰:“猪八戒呀,他乖巧、体贴,富有生活情调。”你看,这猪悟能他到底是真呆还是假呆啊?说不来。
让可爱的上海年轻白领女性们最不待见的就是沙和尚了,整天只管挑担子的老沙,在女菩萨们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根木头。其实,沙僧虽戏份不多,但关键处却也不乏传神妙语,其他书友正在看:。当唐僧被妖魔弄风摄去,沙僧道:“是个灯草做的,想被一风吹去也。”在劝八戒助孙行者降妖一处,沙僧道:“二哥虽本事不济,却也放屁添风,好歹助些声势。”这些话语,其实也可以引申为是对儒家及道家的善意的批评。
墨家学派干板倔强,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以“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王为榜样,心怀“兼爱、非攻”的政治抱负,大力推崇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热爱劳动,拒绝享乐,勇于战斗,百折不回,真是有一腔浩然英雄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同沙和尚的形象不谋而合如出一辙。
取经路上,猪八戒三心二意,孙悟空也不免发发牢骚,打两下退堂鼓出气,沙和尚却从来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像头牲口一样挑着行礼担一路走到西天也毫无怨言怨心,他同唐僧一样一心向佛,始终坚定不移。他言语不多,只是实干苦干,你们说,我们要是做事业,在自己的阵营里,能少得了像沙僧这样忠诚可靠又能独当一面的战友吗?缺少了沙僧,西天取经的事业同样难以完成,最起码那出力不见功的挑担子的活儿,就会成为一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同时,沙僧的低调,也正应和了历来学者们所公认的后世墨学的式微。然而墨学并未中绝,而是化入了民间,其思想理念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我们的中华民族,墨学就像沙和尚,无限忠诚地护佑着我们民族的发展,人们往往在力行墨家信条的时候而不自觉。天下大乱时,民间各类会道组织的风行,就是后世墨者在为我们民族的自强而抗争,如中国近代史中那悲歌一曲如狂飙自天而落的义和团。天下太平时,如我们的共和国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所涌现出来的各类英雄和劳模,他们其实就是当代墨学的实践者,大禹治水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墨学思想培养出了我们民族中无数吃苦耐劳的人、埋头苦干的人和拼命硬干的人。墨学之所以不再被后人所公开提及,主要是因为墨家学派兼爱、兼利、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以及自身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不能见容于贵族统治集团,因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墨家信徒无疑都是些太过认真的人,所谓“蹈义向勇、死不旋踵”,单这一点就使贵族统治集团无法消受。所以,《西游记》中忠心耿耿的沙和尚也就沉默寡言了,现实中秉执“兼爱、非攻”信念的墨者,在公开的社会生活中也就销声匿迹了。
《西游记》中取经人自从集结完毕,就从来也没有再分离过,他们一往无前,直到取经事业的成功。其实诸子百家思想之间的争鸣,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自身文化精神的常态,是我们民族文化整体状态的表现形式,是同一基础上的纷争和辩论,是分歧和争论状态下的统一。道、墨、法等学派名义上皆围绕在儒学的周围,其实他们是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状态而凝结成的一种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他们一同披荆斩棘,共同开创着我们这个民族前进的道路。一部《西游记》,四个人物与一匹马,那匹马也许就是一个国家机器的象征,天下共尊儒学为师表,道、墨、法为功用,驾驭引领着国家政体冲破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地开创着我们民族的未来。而今天,我们将有必要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新的西游之旅,进行新的整合与重塑。
《西游记》中,有一点颇值得一提,就是无论是谁,无论如何地艰难危险,师徒四人中都从来没有面对妖魔屈膝投降的,没有贪生怕死变节的,而是人人都始终具有一种战斗的、革命式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骨气,在这师徒四人的身上熠熠闪光。儒的坚贞、法的刚强、道的圆转、墨的执著都表现出了这种骨气。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数千年来历尽磨难而又精魂不灭,我们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以至于我们后世学人,一遍遍地想要将这思想讲清楚,而结果只能是发现,我们只不过仍然是在沿着这条思想道路在继续走下去。
(时下国内的一切爱国文人都看到了我们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弊病,但是人们给指明的改进方法却是迥异的,一种要求完全地更彻底地继续向西方学,一种要求弘扬自己老祖宗的法宝,并认为中国人是最牛的。其实我们的中华文明正是这样在“左右两脚走路”一样的争论中就前进了,学习一切,吸收一切,融汇一切,发展一切,混同一切,最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也是我、我也是你。我们中国人的“西游文化”、“西游精神”其实就是一个“和”字,和同天下,天下为一,又和而不同。无论谁在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