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鉴宝(2 / 2)

加入书签

估估价吧!”

郑竣说道:“在2004年的拍卖和它一样的曾经拍了332万元,又经过这几年以后,它至少增值了两倍以上!”

“真要啊!”主持人说道。

“不能要啊,这么价值连城还的给人家,好好看一晚上,完了明天再还给他吧!”持宝人笑呵呵的说着拿着宝贝下台了。

有请第二位持宝人!

主持人问道:“小伙子,这个干什么用的知道吗?”

“它是一个清代的铜香熏炉,这个是两年前,在比利时我父亲淘回来的,当时是花了不到10万元钱吧。

铜器佛像鉴定专家说道:“首先看这件熏炉双龙耳,是吧,这是一个麒麟的钮镂空,形体硕大,从它整体的艺术风格上比较繁琐,这个符合清晚期,民国呀,这一段时期的审美趣味。清晚期的,它还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别是你看这些工艺呀,铸造以后有很多后期的加工,錾刻,打磨,后期加工也是很费时间的,你看它这器身和这器座都用的是海八怪是吧,都是水族,虾兵蟹将,那它有什么寓意呢,寓意嘛,因为香炉它是属火的,所以必须要用水族来压住它,是这样的。

那值多少钱呢,应该现在也基本上还是这个价格。

第三件漂亮吧,我今天可以说是相当于牵着三匹蒙古马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这个头饰是清朝的一个红珊瑚头饰,是我奶奶的奶奶给我们传下来的。

“那跟三匹蒙古马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就是我以前奶奶的奶奶出嫁的时候是用三匹蒙古马才换来的,是这样子的。这是本场第三个持宝人,上来的是一位女性,穿着谈吐间方显气质。

专家点评:“这一套东西呀,它首先用的材料呢,很高贵的,尤其是红珊瑚,红珊瑚的个儿大,你看这一个个圆的,个好大,那么红珊瑚大家知道是珊瑚树珊瑚枝做的,那么如果这样粗的珊瑚,它五百年才可以长成,所以你这有这么多圆形的红珊瑚呢,应该说这个身价就体现出来了然后还有松耳绿,玛瑙以及这个银和银镏金,这些东西,再有它这个编织用银累丝编织镶嵌组合而成的,这类东西呀,它的民族特色非常强,是专门针对蒙藏少数民族而设计制作的,所以在北京管这种东西叫蒙古镶,也是独门的工艺,一般的能够看到的大致是清末民国的你这个我认为应该是清中晚期的东西,所以这套东西呢留存到现在,那么完整那么亮丽,应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接着第四件持宝人万志兴,抱着一尊佛像上来,这尊佛像我首先告诉你就是康熙年制的,宫廷里面的,你看长得像一位女士,这位女士是非常有名望,就照着这位女士做的这尊佛像,你猜猜是谁?

“那就应该是孝庄皇后!”

“恭喜你,你猜对了。”万志兴说道。

“为什么你就觉得这尊佛像会联想到孝庄皇后呢?”主持人问道。

“因为这个我买的时候,卖家他的祖先是铸造师流传下来的,他这样跟我讲的,这尊佛像就是按照孝庄皇后,对,她过寿的时候康熙令工匠就是照着孝庄这个像打造出来的。”

“您跟这个佛像的缘分是什么时候?”

“这个缘分就是我八年前的时候,从这个藏友家淘换来的,我太喜欢这尊佛像了,甚至我可以把我自己家的房子卖掉,我也要把它拿到手。”

“真够虔诚的。”

专家鉴定,首先你这些说法都属于一个传闻,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说某尊像就是依据谁的肖像而制作的,乾隆皇帝和西太后他们喜欢玩这种东西。画上乾隆皇帝的像,都是佛的装束,但是脸是乾隆皇帝的脸,这个例子是有的,因此,你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大概就是因为看了它这个地方,戴着宝冠,好像身材很秀美,所以感觉像个女性的形象,实际上它还应该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成道像,你看这帽子带打成一个U字形折上去,还有这个莲花瓣的这个做法,是直边,具备康熙时期佛像的一些特征,但是他的眼皮呢,你看这个地方稍微已经下垂了,这些地方已经走到了乾隆时代的佛像的这种特征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做工应该是介于康熙或者是乾隆时代。这个佛像我看这身上的衣纹,还有袖边,都有刻花,錾花,线条细密,很规整的,这种錾花在明代的佛像也有,但是明代佛像錾的缠枝蓮纹往往粗犷而且花是大花大叶和这就有明显区别了,这显然是清代的工艺,金色充足,还是北京宫廷制作的,也可以算是造办处的御用像吧

“老师,我想问问这个价格吧!我当时是三十多万元买的!”

“那绝对不贵,绝对不贵,保守的我们给它加一个零。”

哇,万志兴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太出乎我的意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