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柳荷(1 / 1)

加入书签

这怎么说起呢。这要从很早吴家墩与王家村的一件婚事说起。

吴泾老家在吴家墩。他祖母就埋在吴家墩与王家村相连接的小路旁。那是一座很气派的孤坟。那墓碑总是要吴家人在清明节前频繁的重立。

为什么吴家人这样频繁地为这座坟立碑呢。原來。只要新碑一立。不久这墓碑就被人偷偷地凿改上的墓字。为这事。吴家子孙们多次与凿墓碑上字的人家评理。总是沒结果。就是找乡里领导。他们也是爱莫能助。

吴家都住在临江城里。一年只回來一次祭祖。只好在清明节前派人回來侦查、立新碑。立碑的、凿碑的。不管怎么改。那上面总是“母亲大人柳荷”这几个字不变。

柳荷先是嫁到王家。夫妻两早起晚睡。劳作在湖面上。辛勤的劳动换來了生活的安定。还有了一点结余。不久就在王家村建了一间茅草房。小日子比王五一人时红火多了。然而。王五见有了些钱后。那少年养成的恶习又复发了。总是抽空到街上去花销点。柳荷知道后。多次劝他要节省过日。夫妻俩齐心协力积累些钱。好以后再做间新房子。然而王五听不进去。不仅沒改掉过去的恶习。还多了样坏花样。那就是吸鸦片。只要手上有钱。他就去街上去吸上几口。柳荷劝告王五不要吸那害人的鸦片。王五就是不听。还对她狠了起來。此后。总是三天打鱼五天晒网。有时干脆撒手不管。有机会就去街上鬼混。为了家里的生活。柳荷早起晚睡。勤勤恳恳的做事。把家治理得还是有条有理。本來。只要王五能听柳荷的劝告。把那害人的鸦片戒了。王家说不定从次兴旺起來。然而吸毒成瘾的瘾君子那是明知会吸死。也不回头的。为了向柳荷要到那烟钱。王五让柳荷吃尽了苦头。打骂成了家常便饭。

转眼一年过去。柳荷生了个儿子。王五感谢柳荷为王家生了个接香火又对柳荷好些。但毒瘾让王五断不了那害人的东西---鸦片。总是把过生活的钱拿去吸鸦片。以致成了烟鬼一个。成了废人一个。柳荷只好接替了王五要做的活。独自一人下湖捕鱼。一晃几年。王家只靠柳荷一个瘦弱的女子下河打鱼來养活全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