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 / 2)
”
“待臣弟这位未来岳父的刚烈棱角饱尝魏大人的打磨,以他为首的‘书生流’领会何谓皇恩浩荡之时。”
兆惠帝沉吟,稍顷颔首道:“你思虑得有理,母后那边朕先替你挡着就是。”
~
慎太后轻车简从,辰时出宫,减省了诸般繁琐只为潜心礼佛,未时离开佛前。归途中,凤辇行过商府故宅。致仕离朝的商相曾是先帝启蒙恩师,太后触景生情,忆起先皇在世光景,命宝怜叩响了老臣府门。
布置古朴的落花轩内,年近七旬风云倦歇的商相以两杯清茶飨客。
“如今魏家势盛,前朝后宫皆是炙手可热,两者相辅相成,荣损互济,自是无隙可趁。”由中①3看网令之位退隐两载,商相虽无意重归庙堂,却仍是耳聪目明。慎太后登门求教,老宰相知无不言。
“若是商相如今仍在朝中,理当如何破这困局?”
商相捻须摇首:“老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再多也是纸上谈兵。”
慎太后愁肠百结:“难道哀家只能眼看着魏氏祸害皇家血脉,草菅他人性命?”
商相不无讶异:“魏家女儿行事是如此周密的么?英明如太后也握不住一点把柄?”
“哀家不是没有把柄,是缺乏治罪的凭据。细究因由,惟有说哀家当初一时大意,小看了丽妃,待发觉时,整个后宫已成她一人天下,再找不出能够和她分庭抗礼的人。如果仅是女人间的争风吃醋恃强斗狠,哀家或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她心里想得是更大的前程,为此不惜将有孕妃嫔铲除殆尽,祸害皇族骨肉。仅哀家知道的她已害了三个,暗地里谁知又害下多少条人命?”
商相蹙眉道:“太后一针见血,当下最大的弊害,是后宫缺少一位能够制衡丽妃的娘娘。”
“谁说不是?”慎太后喟然长叹,“淑妃虽然是诸妃的首位,但胆小懦弱,不得皇帝欢心,无法寄予重望,其他人更是难成气候,一个个都如待宰的羔羊,听凭丽妃杀剐存留。”
“嗯……”商相沉默了下去。
慎太后遂不再多加赘述,缓饮清茶,平静心气,等待智囊老臣指点迷津。
“以毒攻毒如何?”商相忽道。
慎太后一喜:“怎么说?”
“薄家的女儿。”
“……什么?”应当是听错了罢?
“薄家的女儿。”商相冁然,“放眼大燕皇朝,论及整治后宫的手段,还有谁比得过薄家女儿?”
&nnsp;
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