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虎将在野(2 / 3)
惊呆了,不知道沈庆之怎么上来的。
其实,这本没什么,在过去和将来的那些战争岁月里,任何一个杀红眼的攻方兵丁都敢如此,何况沈庆之在攀附时并没有遭到他们的阻拦。
但在承平数百年的现在,他们还真没见过,有谁曾这样干过。
城内的丁恒东等见城头变故大喜,知道再加一把劲慕容平南就完了,这就再催士兵努力向前。
城下的孙正川道:“走!”
立即率部向丁恒东掌握的城北冲去,脑中同时想起沈庆之对他的一番建议,当时沈庆之对他说:大人,金陵城高河阔而门户闭合,易守难攻,彼众我寡但其后路不稳,如此局势下要破尔朱大石,当靠坚城死守先堕其锐气,而后择机偷袭,才可以少胜多,尔朱大石明天就会明白,他今夜迟疑不前是多么愚蠢。
并请他安排一骑悬在城东十里外,等城头信号,一旦确定金陵已被拿下,当疾驰韩中正处,请他加速前进,早入金陵,如此军心更振淮左军旦夕可破。
所谓天赐良将便是如此吧,孙正川于绕城驰骋中回顾东楼,城头忽然响起了一阵喧哗,再一听,那些人居然齐声在喊:“回来,回来!”
与此同时,吊桥砰然落地!
孙正川不由诧异,沈庆之这么快就拿下城头?忙下令全军勒马,后队变为前队,赶紧入城!
韩中正评价的确实没错,慕容平南已不是当年,人老血气就衰胆气就弱,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变故,被一连串恶劣消息彻底击溃自信的慕容平南,现在只有保命这一念头。
当他看到沈庆之上来后,就知道完了,于是立即下楼,带几个亲信不做声的贴着城墙向南城门跑去,希望能在韩中正一系人马反应过来之前,逃离金陵,进入尔朱大石军中得到庇护。
但他走后没一会儿,监察厅的士兵们就发现了这一点。
敌人的凶猛令人畏惧,尔朱大石那六万军马在此时此刻根本算不得什么底气,加上长官都跑了,他们还折腾什么呢,尤其沈庆之杀了不久就开始喊慕容平南已逃,这本是搅乱对方军心之计,却歪打正着。
因此,城头轻松易手。
沈庆之看到孙正川部还没走远,立即下令他们齐声高呼,同时砍落吊桥,可就在这时,又一阵马蹄声从南城卷过,只见南城外的原野上,无数骑兵持着火把汹涌而来。
城上城下人人为之脸色剧变,慕容平南帐下那些刚刚请降的士兵已开始骚动,在这危急时刻沈庆之拔刀在手,毫不犹豫连砍两名尉官然后提头大喝:“慕容平南孤身逃窜你们还欲效死?当真一群蠢货!”
又回顾左右:“尔朱大石远来疲倦,还需防备右翼丁恒东部,所来骑兵必定不多,如今坚城在手,虎将在野,何须慌张,来人!”
看着威风凛凛杀伐果断的他,丁云忠历中原霍卫青道:“在!”
“此门移交丁恒东将军部,你们随我先换甲兵,再于沿途召集城内骑兵一起,待尔朱大石和孙大人厮杀之际,从南门处,攻其侧翼,如此敌军一合可破,淮左士气必颓!尔等可敢?”
“愿随大人死战!”
驰骋中的孙正川就好像听到沈庆之的安排一般,无视落下的吊桥,率部毫不犹豫呼啸过城,一往无前的向尔朱大石派来的骑兵杀去。
精锐的骁骑上营,身披铁甲手持钢刀,组成绵延半里形如箭镞的锋利骑阵,跟随他们名震江东的统领,在旷野里划出一个漂亮而凌厉的弧线,他们的前方是来势汹汹的大军,可是在城头人等看来,隐于黑暗中的孙正川部却比点燃火光的尔朱大石部气势更胜,因为,今夜无月。
城内,沈庆之等披挂完,当即策马南去,丁恒东将部下二千骑尽数拨给于他,随即返回北城防备尔朱大石右翼。
令人想不到的是,尔朱平此时竟也和沈庆之一起。
不过他只是自告奋勇前往南城坐镇而已。
其实他想看看此战结局吧,沈庆之怎会不知道他的心思,但不说破,回顾沈庆之身边左右丁云忠历中原霍卫青以及丁恒东部骁将戚长征封万里,那二千骑兵也尽是精壮之辈,比骁骑营当然不如,可已能用。
不多久他们便抵南城,此时城外已杀声震天。
尔朱平道:“战况未明,还是随我登城先看一看如何?”
他是对丁恒东明确宣布的此次出战的主将沈庆之说的,沈庆之却道:“就请大人开门吧,并请大人在我军出行之际,率部燃起火把惊扰敌军!”
“可是…”
“尔朱大人,本将心意已决!”沈庆之沉声道。
这厮又吹嘘自称将军,还杀气腾腾的看着尔朱平,看得出来尔朱平再他妈的婆婆妈妈半句,他能动手,尔朱平顿时大惊,因为他知道这个人这个时候不能惹,赶紧上城不再唧歪。
他走后,沈庆之回顾左右笑道:“其实该建议尔朱大人,将缆绳斩落,吊桥轰然落下之际我等呐喊冲出直取尔朱大石侧翼,一击即穿,那场面才叫精彩!就怕孙大人到时候觉得我们抢了他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