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诛心之问(1 / 3)

加入书签

大封,爆发----1更

时光飞快。

转眼就是又一年的夏日来临。

作为韩中正如今最看重的后起之秀的沈庆之,在开始几日的应酬之后,就归于了平静,准备起组建新军的工作来。

和在稷山招兵不一样的是,那个时候,好歹有朝廷的正式任命,于是有大燕的全力支持,但在这里,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有当地大族和韩中正的支持,然而毕竟还是不能做的太过肆无忌惮的。

因此,这座名为军营实际为未来新军军官培新学院的所在,就被秘密安置在了福州城外的一辟山谷中。

而到了这个时候,沈庆之才更发现韩中正的深谋远虑。

用韩中正和他私下说的话来说——空谈大义根本无用,唯有靠长久的利益诱使,才能让这些旧唐大族甘为驱使,可是…

说破天了,韩中正是要给他们看到希望,但又不能让他们做大失去控制,因此干脆以孙沈的力量来制衡当地力量,这也就是韩中正在那日酒楼前秘密安排人为沈庆之造势的原因之所在。

对韩中正的这些手段,沈庆之毫无反感,因为他看多了太多的派系倾轧,阴谋内耗,与其等将来不可收拾,何不在开头就将一切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呢?

更让沈庆之高兴的是,韩中正对他的全盘信任以及超乎他想象的重用。

他并非一个贪恋权势的人,在血火的岁月里,这些都是浮云,可是在这些之前,他急需要自己能左右韩中正的判断,多活一次的人在已知的历史轨迹中回答选择题时是无敌的存在,就算韩中正也不可能是沈庆之的对手,他,只求的其实只有这个,可韩中正给了他更多…

“大人如此,何以为报!”

想着这些,年轻的名将看着正他面前操练枪阵的军官方阵,在心中感激的叹息道,历中原和霍卫青则依旧如从前一般,跟随在他的身边,只不过现在,他身边还多了三个人,高至阳之外,当地两大领袖大族的长房子弟,李守信和恢复本姓的长孙功。

哦,还有一个人。

被韩中正硬塞来的,托尔多森。

自称为罗斯著名步兵统领的外族友好人士。

这是沈庆之唯一对韩中正不满的地方,但作为部下的他也不能太过于高估长官的包容,哪怕那是韩中正,所以他才不得不屈服,不过托尔多森也别想好过就是,在沈庆之的以身作则之下,一群人从来当他是浮云一朵。

托尔多森却能忍受。

因为能够进入这片被他心中称为燕之卡廷堡的练军重地,能被安排在沈庆之这样一位人物身边,足矣说明韩中正对罗斯的期待和对他的看重,至于沈庆之的态度,年轻而富有盛名的将军有些傲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嘛,所以他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幸福。

尤其是看到,这座在未来一定会很著名的,甚至会在燕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军校”蒸蒸日上时。

更让他高兴的则是,最近传来的一处消息:

安熙十八年春末,四月,安西四镇民乱突起,燕庭不得不改变策略,令赤西平入襄阳会张卫国,不久,张卫国便派新任襄阳副指挥使李致远,领三万河东军配合五万禁军前往西北平叛。

与此同时,河西李耀武也派出两万大军入蜀防御。

长江以北,中原,都因为西北的叛乱开始人心惶惶…

托尔多森发自内心的祈祷那位梁子任最终被燕国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到那个时候,拓跋林陛下就会明白,他之前的选择是错误的了。

他在胡思乱想,沈庆之的眼如刀一样的扫上他的面颊,但在托尔多森察觉绽放笑容之前,就又扫向了远方——山谷口,有一名骑兵冲入,急急忙忙来到沈庆之面前递上一份信。

沈庆之打开一看,是韩中正告知他久违的赫连玉树的消息,原来常往返于合肥的赫连玉树竟然已经配合尔朱大石,在合肥重建一军。

也就是说,淮左的力量又恢复了些。

看来,朝廷并没有忽略江东啊。

至于局势之中的慕容铎,还是没能逃过自己要逃过的任命,朝廷命他严加查探高邮湖堤崩溃的真相,说到这里要加一句,在官方宣布的消息中,高邮湖堤崩溃是因为当地水利官员玩忽职守造成的,当地水利官员以及高邮都督都以被下狱囚禁,会在事情明朗后,随案犯一起秋后问斩…

“大人还说什么的?”沈庆之问。

那名骑兵道:“回将军,大人吩咐您等会陪托先生一起,回福州将军楼参加晚宴,说是有客人来了。”

“哦?可知道是谁?”

那骑兵摇头,沈庆之也不再问,回头吩咐他名义上的副手:“托尔多森,你去准备一下,一刻之后便随我一起出发。”

沈庆之,是整个大燕,唯一一个能将托尔多森的名字发音发的很准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真正当他是个手下,从不假以颜色的人,偏偏托尔多森愿意,闻言他立即一丝不苟的道:“是。”说完如同军人一样,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