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天命谁属(1 / 3)
第一更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屋内才又恢复了正常的气氛。
但韩中正这个时候当然不会告知沈庆之,自己已经将他视为衣钵传人的想法,只和他说,自己已经对孙正川另有安排,无需他来操心云云,他这种高姿态摆下来,沈庆之除非不跟他干了不然又能如何。
只好罢了。
等他走后,韩中正自然又把女儿好一顿教训,也不知怎的就扯到古老相传的女生外向上,劈头盖脸的好一番纠结,搞得韩诗琪小姐脾气发作终于暴走,父女两个就此又不开始说话不提。
那边,第二日起,到五日内,便又有二千名远近的汉人宗族子弟陆续抵达藏兵谷中,这时练兵对沈庆之来说已经相当容易,他只需将老兵为伍长散入军中带着,只要来回几日一切就能上章程,接下来就是等待熟练而已。
而等到稷山旧部抵达,这里的气象当然又上一个台阶。
身为闽南军务总统领的沈庆之,等到人手充足便全面铺开摊子,将帐下将佐组成,参谋部,军宪处,亲卫领,以及后勤辎重等各处一应建设完毕。
上任闽南主事的冯适之也流水一样的拨给沈庆之各种军需物资。
沈庆之就在这片山谷中开始继续操练起部队来,这个期间,闽南各族的招兵也在秘密进行,按着沈庆之的设计,各大户宗族等依着他的明文要求,在民间秘密选拔乡勇,报备名册,每一百为一卫,明是田户实是兵户,数里一扎,就这样很快散漫了闽内全境。
到了一个月下来,天气盛热之际,名册上的兵丁人头已经有了五万之众。
这还是压着来的,不然恐怕更多。
身在沈庆之军中挂个参谋统领虚职的托尔多森目睹闽南汉人总动员后的能力也不能不为之震惊,当然,韩中正越强他也越有分量,所以他最近甚为高兴。
到了六月下旬,一期军官已经尽数成熟,沈庆之就将他们开始外放各卫所,每两人负责一卫,由近至远向全境内推开,逐步将这些年轻的速成军官和未来的部队进行熟悉和接触,当然,他更重要的目的是,一所一所的训练成兵。
十夫为伍,百夫为尉,千夫为校,万夫为将…如此复古的军队体系简单却有效,沈庆之在安排职务之名时也直接取消了燕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爵位花哨,只简单以军职划分,并明令各军官,以军职大小区分尊卑,其余不论。
哪怕甲地卫所尉官调防时,遇乙地散兵也可下达明令,乙兵必须无条件服从,同样的,甲地卫所尉官遇乙地校官命令时也必须无条件服从,除非该部队在执行更高指挥官的命令…
这些军队布置设置以及诸多杂务,说起来繁琐,但一旦成型,管理起来却是非常有效的。
而这种藏兵于民的军队体系也非常适合这个阶段的闽军所处的环境。
说起来,天下都知道韩中正是头一号反贼,燕庭更是恨不得赶紧杀之,然而朝廷已经无力东顾,韩中正也不至于就这么急着和他们撕破脸不是?
沈庆之在做这些的时候,担心部下们还不能完全领会,干脆令书记记录,他口述各种规章,使其各项条列成书,由识字的士兵背诵讲述,务必全军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熟。
关于这一点托尔多森觉得似乎不必,这狗日的罗斯贵族愚民成性,沈庆之却不然,因为沈庆之这些方式都是从未来战争中学到的,这些经验都是无数子弟以血换来的,是去腐存真的最有效办法。
何况,用沈庆之的话来说:“每个新兵都有成为尉官,校官,乃至将军的可能,但不懂这些,他们就没有一点机会!”
这句话也由他安排之下,散遍各处,无论军官还是乡勇们听到后当然欢呼雀跃,原因无他,他们造反未必是如韩中正沈庆之等这般怀抱壮志或是忧心未来,他们是为富贵还乡光宗耀祖而来,所以,沈庆之这般宣布比和他们谈虚无缥缈的理想更容易鼓励到他们。
当然,在宣扬这些的同时,沈庆之也并没有忘记教导他们,对于宗族之上大族荣辱的概念,自然也每每教育他们当年唐灭之后汉人的悲催等等,不过在进行这些教育的时候,沈庆之也没有忘记防止矫枉过正,明白的告诫他们,不可存着暴徒一般杀尽所有国人的想法,需知道,国人中也有好人,就如同汉人里也有坏人一般,大家的目的是复兴汉家云云。
他在做这些的时候,韩中正不知道是出于完全的信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竟然一句也不过问,全盘放手。
但沈庆之做的不错不是?不,不是不错,而是非常的出色。
简直是超乎韩中正想象的出色。
是的, 沈庆之给他的奇迹已经够多的了,但是,给了他更大的舞台后,韩中正才发现,自己过去还是小觑了他,便是孙正川得知闽南的这些军政手段之后也不能不叹服小贼之能简直令人发指…
或者,他真是武掉天王转世吧,远在浙北为闽南屏障的孙正川想。
韩中正现在也有些怀疑。
不然他无法接受沈庆之这种根本无人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