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方子(1 / 2)
对很多在场的谋士和将领而言,这姓何的将军确实有些蠢美男缭绕。
“少说两句你倒是会死?平白错过了五十军杖恶魔首席契约妻!”
也难怪众人会有这样的看法,如今的知北城,一旦登上城头,天晓得还能不能活着下来?
即便能活着下来,谁又知道自己还能剩下些什么?天杀的昌余人,每每攻城,势必挥舞着前锋营的旗帜,可那冲上来的军士,却连件像样的甲胄也无。不过,即便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乃至于老人孩子出现在了昌余前锋营中,可是这并不能让城头上的战事有所松懈,相反,这些人的出现,让战事愈发变得惨烈。涉川的军卒,不得不面对各种诡异的死法,不得不面对一个个或嚎哭,或呆立,或游荡的生魂。
你很难对着一个嚎哭中的孩子劈落自己手中的钢刀,亦很难将长枪捅进一位白发苍苍且面带笑意的老者胸膛,可是如果你下不了手,那孩子可能会从你身上生生咬走一块皮肉,而那老者,他的手指,随时会插进你饱含悲悯的双眼。
这姓何的将军还有一件事没能打听来,也许在那名被俘的昌余军士心中,那事儿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件秘密。在所有昌余百姓的心中,涉川就是这次***的始作俑者,因为一名年青的道门弟子,已经向自家国主展示了最有力的证据。那是一张来自武山国的房契,而这所大宅院原来的主家是涉川人。
姑且不论那姓何的将领如何将肠子悔到发青,睿智的逍遥王单谨已经从这些驳杂的信息中找到了答案,当然,或许这答案无需去找,它原本就在那块被单谨吐掉的肉干里。
“以为做得巧妙便能瞒过似蛮牛这等的莽汉,可是如何能瞒得过本王?桑从善,你怎地便敢肯定这多年风平浪静便没人识得人肉的味道,你错了!本王机缘巧合之下,当真是尝过。”
扭头望向身后的一名将领,单谨开口说道:“季莫,你与蛮牛且随本王上城头一观,其余人等,各司其职,不可懈怠,本王可以告诉你们一个消息,莫要在惦记本王的五十军杖,且回去好生归拢部属,那些还藏着掖着的东西,都给本王拿出来!三日内,昌余必败,若是错过了机会,来日封赏,莫要说本王没给你等机会!”
没人知道单谨的信心来自何处?可是少有人愿意去怀疑。知北城乃至整个西府州能坚守到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单谨的存在,对于知北城的百姓和军士而言,只要逍遥王单谨还在知北城中,那么也就意味着,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迷陀丸”送来。
昌余人退了又怎样,没有粮食,同样会死人。可只要单谨不走,事情就会有所改观。
事情或许真的想百姓想的那样,单谨此刻也确实是在打着这迷陀丸的主意。
京都之内,到底存放了多少这样的迷陀丸?他单谨非常清楚,并且,迷陀丸的出现,也让单谨颗冷了一段时日的心,再次燃烧起来。
年少时的单谨曾跟随影卫总领刘半山进入刑讯司官库,那里存放的迷陀丸数量,多到令人乍舌。可是据刘半山所言,这些迷陀丸,还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就在上清山封闭的洞穴中,像这样的迷陀丸,已经多到了将山腹填满的程度。
不过即便如此,来自各地的碟报还是让单谨多少感到有些担心,今年的涉川,注定将没有任何收成,如此一来,单谨仔细算过,就算整个上清山由迷陀丸堆成,这样的储备,也仅够涉川东西两州军民支撑半月。
这原本该是一个问题,可是就在三日前,一名跟了单谨许久的谋士,只用一句话就打消了单谨的所有顾虑。
“既然这迷陀丸出自迷陀花,我涉川境内有此物的地方不在少数,只需照着方子再做便是!”
“是啊!只要有迷陀花,这迷陀丸岂非要多少便有多少!如此一来,送给昌余人一些也未尝不可,反正这消息终究拦不住,若不趁着方子流出之前早做打算,岂非平白放过了一个天大的功劳!”单谨暗暗想到。
“蛮牛!”单谨忽然想起了一事,赶忙招呼了五龙参将蛮牛一声。
“你的前锋营已经休养了一段时日,今番寻些事给他们去做,且往城中收集一些口袋备用,两日后终需用上。”
看着自己的爱将挠着自己的战盔困惑离去,单谨的脸上不由泛起一些笑意。
“便是给了昌余人又如何?本王总能从尸体上拿回来!”
……。
前番说过,很多时侯,一场看似天衣无缝的阴谋,却常常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环节没有照应到而出现了纰漏。单谨算到了很多事情,但他独独漏过了一点。
京都城内的济世坊,原就是个贩制丹药的地方,前些时日,因为整个京都缺粮,这济世坊的生意也随着粮价的提升而水涨船高,毕竟,很多药材如今卖得比粮食便宜,而这些药材,同样可以吊住人的性命。不过,相较前阵子的喧闹,今日的济世坊安静了许多,这倒不是官家放出了什么消息让百姓打消了恐惧,而是因为济世坊如今已经成了京都的禁地。
在济世坊最大的一处店铺之中,忙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