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逃往晋阳(2 / 2)
。
范吉射看完信说道:“这么说赵鞅的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中行大人,准备兵马前往赵府拿人,速度要快。”
中行寅:“好,我马上准备兵马。不过没有国君的命令一旦查起来,我们怎么办?”
随后范吉射对着中行寅的耳朵说道:“就说我等前往赵府请赵鞅到王宫陈述情况,赵鞅不允,双方发生争执进而打斗最后赵鞅被杀。记住一定要在打斗中杀死赵鞅,以免抓住后一审再审,说不定还会给他留下活口,对我们也是后患。”
中行寅嘿嘿干笑了两声:“明白明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封信是上军司马籍秦送过来的。籍氏本为晋国公族之后,后世代为大夫,依附于中行氏,确切的说是中行氏的家臣,曾多次跟随中行吴、中行寅出兵打仗,关系甚为密切。赵鞅命令籍秦带兵前往邯郸剿灭赵籍叛军,可以说是用错了人,他一派他带兵出城就将消息派人告诉了中行府。
绛都,赵府。
经过韩魏两位大人的劝说,赵鞅决定连夜前往王宫向国君说明情况,请求国君处理。
就在他准备出门的时候,家臣董安于急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董安于:“主公意欲何为?”
赵鞅:“前往王宫向国君认错,请求处理。”
董安于:“没必要了,主公还是速速准备兵马准备迎敌吧,范吉射、中行寅已经的兵马马上就要杀过来了,没等你到王宫说不定就命丧黄泉了。”
赵鞅:“我的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再说晋国法律规定首先发动叛乱的要处死;我不想首先出兵。”
董安于:“现在是危难时刻,顾不了那么多,一旦二卿的兵马打进来,我们只有等死了;如果主公怕承担责任,那就由我来承担好了。不过我恳请主公还是尽快离开吧。”各位应该知道,在我国春秋时候,家臣的作用及权力是相当大的,调动军队、参与政事等等,正是由于这样,就连一些王公贵族子弟也愿意在世族家中当家臣。
赵鞅:“我走了,先生怎么办?”
董安于:“我想二卿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借此事继续向我们发难,开战已经是在所难免。主公走后,我就留在这里召集赵氏在绛都周围的兵马,等到人马集合完毕,我将率军前往晋阳与主公会和。”
赵鞅:“那先生一定要多多保重,本部兵马到了之后,先生就即刻带兵前往晋阳,切不可让我久等。”
董安于:“主公尽可放心,一旦主公不在二卿是不会为难在下的。”
随后赵鞅带人没有做太多的收拾就离开了绛都。果不出董安于所料,赵鞅走后不久,范吉射和中行寅就带着人马冲进了赵府。
中行寅:“赵殃反贼,赶快出来。”
董安于上前道:“我家主公已经随着大军前往邯郸,不知二位大人带着这么多的兵马,前来赵府所为何事?”
中行寅随口说道:“我等奉国君之命前来捉拿赵鞅,你说赵鞅随大军出征,不可能吧,给我搜。”说完,中行寅的兵马进入赵鞅府进行搜查。
“且慢,既是奉国君之命,为何不见内侍传诏。若没有国君的诏令,不得进入赵府。”董安于双手挡住进入赵府的兵丁。
中行寅道:“你个小小家臣竟敢阻止我们,来人拿下。”说罢几个人上来将董安于拿下。
拿下董安于之后,中行寅的手下进入赵府进行搜查,里里外外翻了个遍也没有见到赵氏任何一个人。
中行寅望了望范吉射。
范吉射道:“既然赵鞅已经逃跑,我等还是即刻返回禀报国君。”随后命人放了董安于,与中行寅退出了赵府。
见二卿已经退出赵府,董安于当下修书,命人带着书信前往绛都附近及各地封邑召集赵氏的兵马,几天后召集了大约三万左右的兵马。董安于带着这些兵马前往晋阳与赵鞅会和,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赵鞅的出逃点燃了晋国的第一次内战,从此晋国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内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