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游说三卿(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赵府大厅。

赵鞅、赵伯鲁父子以及赵府家臣早早等在大厅,等赵无恤回来后商议退敌之策。

不一会,赵无恤来到大厅。

赵鞅说道:“各位都谈一谈自己的退敌良策。”

又是良久的沉默,围困几个月来,大家的办法基本都想尽了,现在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

看到大家还和以往一样,赵鞅无奈的说道:“无恤,几个月来大家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没有收到好的效果,你学艺多年,你来说说吧!”

赵无恤站起来说道:“父亲,各位大人,无恤这里有退敌三策,请各位大人赐教。”

听到赵无恤的话,所有都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

赵无恤:“一是向范氏、中行氏及赵籍等投降,自请削去封号和土地。至于投降之后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只有听凭人家处理了。”

赵鞅:“这个不可取,要是这样我们还打什么仗,说说你的第二策。”

赵无恤:“第二策就是走动朝中大臣特别是与范氏、中行氏有间隙的大臣,陈述利害,让他们上表请求国君下诏退兵。”

赵鞅:“这个可以实行,但是我们已经派虎会出去游说了,到现在也没有结果。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国君听了众大臣的建议,让二卿退兵,中行寅、范吉射他们也未必肯听。说说你的第三策。”

“第三策就是联络智、韩、魏三家晓以利害,请求他们联合发兵前来救赵。”赵无恤说道。

赵鞅说:“我们也派人前去联系智氏等人,但到现在还是没有结果。”

赵无恤:“父亲,如果单纯联系智氏一家,他们肯定是不会来的。因为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旦他们一家发兵救我们,那势必会得罪范氏、中行氏,以目前智氏的势力根本就不是范氏二卿的对手,所以智氏绝对不会单独来救我们。”

赵鞅:“这么说我们前去联络智氏的策略错了?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去做?”

赵无恤:“策略没错,但是步奏错了。”

赵鞅:“说说你的步奏!”

赵无恤:“首先应去联系韩氏,因为几百年来只有韩氏一直与赵氏关系最近,也只有韩氏最能够认识到赵氏灭亡后对他的威胁。所以我们一旦去联系韩氏,韩氏一定会帮助;其次是拉上韩氏再去联系魏氏,韩魏之间在地域上相互交错,又在实力上是较弱的两家,从心理上相互依存,所以拉上韩氏找魏氏帮忙,也一定能够成功;最后再拉上韩魏两家请智氏出兵,就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

赵鞅:“不错,是这样。”

赵无恤:“只是派去完成这个任务的一定要是一位能够代表赵氏的得力人手。”

赵鞅:“那你之见,派何人去才好?”

赵无恤:“如父亲不弃,孩儿愿往。”

赵鞅:“这样最好不过,只是现在出城危险重重,你一定要小心。”

赵无恤:“一年来,孩儿学艺就是为了这个时刻。请父亲大人放心。”

赵鞅:“你何时出发?”

赵无恤:“时不我待,我打算今夜就出发。”

听完无恤的话,赵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赵无恤长大了,能够为赵氏承担重任了。想起多年来对赵无恤母子的冷淡,赵鞅心里暗暗有愧。

良久赵鞅说道:“临走前去看看你母亲吧!”

赵无恤使劲点了点头,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父亲对母亲的关心。

看着赵无恤走后,赵鞅望了望姑布子卿、董安于两位家臣。

说道:“二位以为无恤的办法如何?”

姑布子卿:“二公子的办法完全可取,计谋在我等之上。”

董安于:“若二公子的策划成功,赵氏有望。”

赵鞅:“只是让无恤一个人前往,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董安于:“如主公相信,我愿与二公子一同前往。”

赵鞅:“这样最好不过。今天晚上你就同无恤一同前往;无恤初此担当如此大任,你要多提醒提醒他。”

董安于:“请主公放心,我一定会尽心竭力。”

当天晚上三更,赵无恤与董安于偷偷出城,一路向南狂奔,经过一天一夜马不停蹄的奔袭,来到韩氏的封邑阳翟。二卿出兵晋阳的事情发生之后,韩不信、魏侈等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封邑也必须要有像样的城池,以备今后之用,于是纷纷回到自己的封邑开始修筑城池。

阳翟韩府。

看到赵无恤、董安于的到来,韩不信一点也不感到惊奇。

“侄儿赵无恤见过韩伯父!”赵无恤道。

韩不信:“无恤都长这么大了,快起来,看座。”

看到赵无恤坐下后,韩不信说道:“无恤和董先生今日前来定是有事相商?”

赵无恤:“既然韩伯父是自己人,无恤也就不隐瞒了,无恤今日同董先生一起来就是为了请伯父出兵帮赵氏解晋阳之围。我父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