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回京(1 / 2)

加入书签

芳音将栖迟抱在身上,司马夫妇准备上马车。那小栖迟望着母亲,不住张手要她抱。子蓠心中万分不舍,只是一想到父母们还在受罪,又不得不狠下心来。芳音眼眶发红道:“您办完事就回来,我会好好照顾哥儿的。”子蓠在儿子脸颊上亲了一口,小栖迟便抓着她的衣裳不放,孩子虽小,却也知道留恋母亲。沉璧心中亦是不舍,但他见妻子如此,不忍显出留恋的神色,只怕更让她难受。子蓠抓着儿子的小手摩挲好一会,才对芳音道:“教他好好做人,可以读书便读,不爱也就算了……”芳音见她说得好似诀别,登时抢道:“您自回来教哥儿,我不识字!”子蓠笑道:“我原来不是教给你好些么,怎么?都忘了?你可得慢慢记起来,将来还要教你的山妞水妹呢。”子蓠说到此,猛然想起一件事事,忙道:“有一件顶重要的事,我一直忘了告诉你,你来。”子蓠将芳音拉到一边,说道:“柳歌去前让我转告你,他说,‘女儿他也欢喜’。”芳音一听这话,眼泪登时落下。她嫁给柳歌时也有些不情愿,只怕他是个浪荡的人,但婚后才知他既专情又懂得疼人。自知柳歌死后,芳音一直深恨自己没能给他生个儿子传宗接代,同时又对一双女儿十分疼爱,仿佛疼她们就是爱丈夫一般。原来芳音嫌弃柳歌给两个女儿取的名字太俗气,但现在却整天将山妞水妹挂在嘴边,以寄托对亡夫的思念之情。听子蓠如此一说,她便知丈夫临死前心中都记挂着自己,害怕自己对生女儿的事耿耿于怀,因此到死也不忘让子蓠告诉自己这句话。子蓠见芳音哭得厉害,心中阵阵内疚。柳歌若不是跟着她出城送虞赫也不会似,虽不是自己亲手杀的,但自己总逃不了关系。又想起柳歌当时那一番要随自己去死的话,子蓠更是感叹不已。

二人拜别徐老爷,秘密返京,其时正是六月,距离他们离京,正好三年。

什刹海碧波红蕖,湛然可爱。当日正好是观莲节,什刹海挤着许多赏荷的人。其中有位体态丰腴的美妇人,头戴金玉钗,手执芙蓉纨扇,从柳荫下缓缓走出。侍儿扶着她,轻移莲步,真个肤如初冬之雪,脸似十五之月盘,有杨妃之丰姿,却无杨妃之雍容。那妇人一面轻摇纨扇,一面嘱咐着侍儿甚么,侍儿频频点头。

那妇人正朝轿子走去,忽有一婢女打扮的丫头向她们疾步过去,躬身朝那妇人行了个礼,一面用手指着不远的一个茶棚一面对妇人说着甚么。那妇人朝茶棚看去,只见一个女子的背影,脸上不由得起疑惑之色。婢女又与那妇人说了一会,那妇人才慢慢往茶棚走过去。

“这便是家主人了。”去请妇人的婢女指着茶棚中的女子告诉她。妇人的丫头见那女子连脸也不转过来,面有嗔怪之色,那妇人亦不大高兴。妇人道:“不知夫人是哪位?”那女子仍旧不转身,只淡淡道:“请四太太坐。”那妇人一惊,想要看她的脸,却又不好唐突转到她前面。丫头给她擦拭了椅子,那妇人才袅袅坐下。女子慢慢转过身来,妇人以为要知道她是谁时,却看见她脸上蒙着一层淡淡面纱,但整个儿却有些眼熟。

妇人见她目光中自有一股高贵庄严,心中有些发虚,思来想去也不知她是哪位。女子道:“好久不见,你好啊。”她口气平常冲淡,那妇人却是疑虑愈甚,说道:“你,你是?”女子轻笑一下,当中有些不屑与傲气,说道:“才三年过去,就不记得啦?”那妇人思索一下,脸色倏忽大变,再细看她的脸,虽是蒙着面纱,但想起来了也能记起来。

那女子便是虞子蓠,妇人则是昔日表姐杜秋儿。

杜秋儿认出她便是三年前销声匿迹的十公主,曾经的表妹,不禁脸色大变,口干舌燥。子蓠将手一挥,示意两个婢女退到棚外。杜秋儿侍女只当她是个寻常妇人,便不听她的话,把头朝杜秋儿一扭,故作不见样。子蓠对杜秋儿笑道:“你要我亲自请她出去么?还是也要她留下来听听?”杜秋儿这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忙对侍女道:“滚出去!”那侍儿被唬得脸色改变,看了主人一眼,见杜秋儿面色铁青,又看了子蓠一眼,见她端坐自若,不敢再多一言,好不委屈地转身出棚。杜秋儿回过神来,急忙起身要给子蓠下跪行礼,子蓠道:“坐吧!”杜秋儿听她语气坚硬,不敢违拗,屈身到一半便停下来,躬身复又坐下,却不似坐在椅子上,倒像是坐在针毡上。她全然没想到虞子蓠还会再回来,如果她还活着,应该早就回来了才是。又想到三年前自己到虞家去说破婚事时的情景,那时她还是个任性好骗的姑娘,也全不是今日这般咄咄逼人。杜秋儿打着满脑子主意,却不得一解。“我还以为我走了三年,皇父已将这座公主府收回去了,没想到它还在那里,还叫十公主府。”子蓠看着不远处什刹海畔的公主府道。杜秋儿看了一眼,忙赔笑道:“公主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是要回来的,皇上必是这么想的。”子蓠道:“若不是又额驸爷不离不弃,我如何能再回来,那还要多谢你没下狠力呢。”杜秋儿一时面如土色,竭力克制惊惧,勉强道:“您,您,我不明白您的话。”子蓠摆摆手:“我懒待与你再纠缠此事,也没心思跟你喝茶赏荷,只是有件事要你帮忙。”杜秋儿听她口气凌厉,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怎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