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无金易(1 / 2)

加入书签

不一会儿,鲍管家带着四人来到大理石面圆桌前:“太师,夫人,四位新来的丫环:翠喜、秋香、凤莲和晚霞。”

四人一齐屈身万福了福:“拜见太师和夫人!”

不错,华太师心里赞着,朝她们—一望去,笑道:“一样的年轻,一样的漂亮,太师府有了你们,增色不少啊!”

四人:“谢谢太师夸赞。”

忽然华太师又问了起来:“你们谁知道,自古以来,关于无锡,有两句共六个字的名言吗?”

谢玉屏马上点头,盈盈笑道:“民女翠喜知道那六字名言:有锡兵,无锡宁。”

此女回答好快捷!华太师望了她一眼,点点头:“不错。应该说得出这两句话的意思吧?”

真来神!……谢玉屏马上一口气说道:“相传无锡的锡山,原来盛产铸造宝剑用的精锡,诸侯为了争夺精锡,大打出手,就有了‘有锡兵’的说法。后来精锡开采一空,这儿反倒安宁了,大家额手称道:无锡宁!”

但是,华太师却点点头朝华夫人笑道:“翠喜聪明伶俐,夫人留下如何?”

华夫人点头:“老爷说的是,翠喜跟了我吧!”

这一下谢玉屏发怔了,无奈只得摇了摇头:“太师过奖了,其实翠喜无才……”

哈哈,华太师笑道:“无才便是德,翠喜一定也听说过吧?”

没办法,谢玉屏点点头:“女子无才便是德,翠喜听说过。”

但华太师却马上摇摇头说:“老夫却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不过,翠喜自称无才,那是一种谦虚之德,滿招损,谦受益,夫人今后有福了!”

华夫人笑道:“是啊,翠喜别谦虚,跟我同福吧!”

谢玉屏望了下秋香,只得屈身福了福:“谢夫人!”

华太师目光何等敏锐,他已见到谢玉屏那一瞥,接着问道:“秋香,老夫觉得,你也知道刚才要问的六字名言,只是没翠喜敏捷,才没说,对吗?”

呵呵,小姐惠玉笑道:“父亲,女儿也看到了,秋香只是像只鱼儿,张了张嘴,没发出声来!”

两位少夫人都笑了起来。华夫人也笑道:“哈哈,你们都有眼光,我却是有福之人,闭着眼就把敏捷的翠喜收到房里去了!”

秋香朝谢玉屏微微一笑,回答华太师:“秋香也是从书上看到的,跟翠喜姐姐一样。”

华太师摇了摇头,叹息道:“只是还有一种说法,你们两人知道吗?”

谢玉屏一愣:“还有别的说法?”

华太师:“对。秋香知道吗?”

“好像还有一些详细的说法,”秋香沉思了下说,“秋香还见过一本书上,说的是这儿两个不同的地名的变化转换。不错,这儿曾叫过有锡,后来因没有了锡,改叫无锡,但王莽时又把它改成有锡,结果战乱又起!王莽之后,才又改成无锡,一直沿用到如今。”

哈哈哈哈,华太师点头笑道:“加进王莽的故事,有点儿意思了,不是随随便便掉书袋!秋香,你这书是在哪儿读到的?”

哎呀,那可是在宁王府藏书楼见到的!秋香一怔,摇头回答:“这个……这个……我也忘记了,只记得是这意思。”这时,她觉得有些放松了,忽然又想起儿时与哥哥常爱玩的拆字游戏,脱口说道:“‘无锡’这两个字,还可以拆成‘无金易’三个字,那又有‘金不换’的意思了……”

“哈哈,将咱们无锡说成金不换,乡亲们都该高兴一下!”华太师又细细看了下新人名册,问道:“秋香,你的名字后面涂涂改改,确因开始报上了香香这个小名吗?”

秋香点头:“民女一时糊涂,把在家里的小名报上了,后来经由管家问清,才改了过来。”

华太师皱起眉头说:“嗯,由此看来,你自小是娇生惯养着的,家里不像是做小买卖的!”

秋香惊道:“民女不敢在太师面前说谎!”

华太师:“那你是姓秋名香吗?”

秋香垂下头,轻声说:“正是。”

顿时,华太师嘿嘿笑道:“秋姓为闽浙一带的大族人家,若你父辈只以小买卖为生,那定是家道中落,或是天灾人祸所致!老夫多虑了!”

此刻秋香脸色已回缓过来,微笑道:“太师明察秋毫!”

谁知,华太师立即呵呵笑道:“好一个明察秋毫!这四个字中,隐含着大大的缘分啊!”

什么叫明察秋毫?小丫头说了这话,还让大师嘖嘖称赞?!但众人却听得云里雾里,一时互相望着。

稍过片刻,小姐惠玉笑着说:“父亲,你真爱咬文嚼字!”

大少爷伯贞的夫人丽珍不得其解,大声问道:“惠玉,老爷什么时候咬文嚼字啦?”

惠玉望了下秋香:“没听见‘明察秋毫’这四字吗?”

此时,华太师忙摇手道:“惠玉,不必详解了。老夫觉得,侍候夫人和我,你们三人,凤莲、晚霞和翠喜,名字就改作春香、夏香和冬香,跟秋香成为春夏秋冬四香,好记好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