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九百零三章 习惯(5 / 6)

加入书签

他们不寂寞了

李安导演的儿子表现让我印象十分的深刻,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郎雄老师的表演是让人赞叹,三部曲中的表演无法忘怀推手的镜头像极了李安这个人,表面看起来唯唯懦懦谦恭谨内在里却显得极刚这一点就算是在去年的色戒里也一点没变,整个故事讲得极为精致,每一个镜头的交代都有意思,每一个情节其实都是为下一幕的剧情埋了伏笔一开始就用几个极长的镜头将老人和儿媳,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摆在了一起,故事讲到深处是宛如阴阳鱼一般铺陈得丝丝入扣中间还不忘用陈太太的一哭和老父亲病倒时的一句“我对不起你妈,却对得起你”狠狠地推了一把被父亲和妻子夹在中间的儿子

太极讲究的是借力打力李安以老父亲擅长的推手作引,试图以此来给观众一个看待中西文化的角度但是电影里的两方,直到最后也没有尝试着去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令家庭到达一个最终的平衡老父亲为了平息家中的风波而最终选择了退出,虽然在意识形态上并没有做到最终的理解与包容,但是想来想去,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合理的一种结局太极的推手是片中老人家的拿手绝活,也是整部影片的主题当文化、家庭、个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才好?

之前对郎雄不算了解,只是乍一看觉得很熟悉但是他在影片中表演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故事徐徐展开,娓娓道来,语言不多,普通生活场景的再现,但是已经感觉到无言表面下的暗流涌动,冲突与摩擦一触即发老头与身为作家的洋媳妇每天共处一室,仿佛、也确实生活在两个世界,但是却又不是两个世界,因为彼此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像一粒沙子,硌在心坎上不那么舒服冷眼冷语,成见颇深,不能沟通,无法理解

从最细微的吃饭的习惯上开始,到对孙子的教育方式到对待对方的方式,洋媳妇对老头反感很偏激,老头东方式的隐忍处处透露出不适

电影的最后有一个还算温情的结局,在东方无距离与西方的距离感之间给出了一个半距离的解决办法但不得不说几点

1、不要把生活寄托在以后,活在每一刻的幸福是最真实的幸福

2、生活背景有冲突的双方,要尝试去多方面了解对方,关爱最最终的落脚点

3、像照顾孩子一样去照顾自己的父母亲

我个人是比较偏向老父亲这一方,年轻的洋媳妇和儿子未能还好体谅老父亲老父亲说的话不全对,但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思考

下面是电影里的重要台词: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赶什么赶,字都没来得及打开看

他好像故意要走失,就像小孩子吸引大人的注意一样

在我的教养里,一个人关心父母,应该像父母关心你一样父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为什么你不能接受?

杰米,爸爸不小心撞到头了?

你要绷带吗?

杰米,还是杰米好杰米比妈咪和爷爷都会照顾爸爸

五脏不平,气走不顺,人就躺下了嘛

红卫兵抄家那天,他们明知道伤不了我就拿你和你妈出气,我只有一个身子,顾得了你就顾不了你妈,等他们歇下棒子,你妈就不行了这辈子,我对不起你妈,只对得起你

活罪好受,寂寞难熬

我们练内家的,讲究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到炼神还虚这个层次,就很难练上去了

老了,没有用了,没有人理了我们干嘛这么为老不尊呐?

儿子,谢谢你的好意搓合可是我和陈太太,这点志气还有,老人家用不着你们赶,我自己会走常言道,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想不到这句话,却应验在你我父子身上从前在国内多少个苦日子,我们都能够,相亲相爱地守在一起,美国这么好的物质生活,你们家的生活却容不下我唉,两地相比,不由得我,怀念起你小时候种种可爱之处,不要找我,安心过着你们幸福的日子,我祝福你们全家有空帮我问候一声陈太太和她女儿家好天下之大,岂无藏身之处?赁一小屋,了此残生,世事如过眼云烟,原本不该,心有挂碍父字

大师的含义和条件不同,我的认识遭到不少的人怀疑和批判,可我还是固执地认为李安是一个大师级的导演“父亲三部曲”也好,《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也罢,这些电影的感觉都是李安式的,别人拍不出来也学不过来

在电影的发展链条上,很多大师级导演的处女作都会展示出过人的驾驭能力,《推手》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作为李安的第一部作品,尽管存在故事线索单一、戏剧冲突局促等缺陷,处理题材的手法却相当纯熟,让我想起了德国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克的首作《窃听风暴》又名《别人的生活》,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看《推手》时也是在2007年《推手》里,父子二人走在同一条传统的“孝”道上,儿子无意间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