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3)
们是我们市一中的骄傲……”
蒋校长一上来就是一通澎湃的褒奖,足足将初三三班地学生夸赞了十来分钟最后才点出了重点:“你们都是我们市一中培养出来的尖子生,你们身上流淌着我们市一中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所以,做为我们市一中初中部的校长,我非常非常希望,你们能继续在我们市一中学习,将来为我们市一中再次争光考上名牌大学,成为我们国家有用的人才现在我们有请我们市一中高中部的张校长为大家讲几句话”
到了这时候,谁还不知道,校领导这次来的主要目地?
果然张校长在讲台上开头也是对初三三班的学生一阵好夸之后,便正式说出了此行地目的:“我们市一中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学校,在这里我们为国家培育出了无数的俊青才干,据我现在掌握的情况,建国以来我们市一中一共走出了9位将军,一百多位处级和五十多位处级以上国家干部,其中包括16位厅级以上的领导,此外还涌现出一大批的科学家、艺术家、作家、教育家等等,像国际著名地大家都知道的数学家×××,就是我们学校的我可以自豪的向大家说,我们市一中是全市最好的中学,所以做为市一中高中部的校长,我非常诚恳的邀请大家继续在我们市一中就读,并且,我还可以向大家保证,680分以上的可以全部免除学杂费,上了我们市一中录取分数线地也可以减除一半的学杂费……”…,
张校长在台上开出了价码台下的同学不由议论纷纷,王宏斌当先壮着胆子举手站了起来,说道:“张校长,我想问的是,我们一起到了高中部,是不是还能分在同一个班?”
“对啊我们能不能还在一个班?”
“只要让我们在一个班,我们就都留在市一中”
……
全班同学纷纷表态
张校长闻言心中大喜,稍稍犹豫了一会儿,便大声说道:“我在这里可以向大家保证,你们全班要是继续都留在我们市一中的话我们学校就专门为你们保留一个班级而且,只要你们愿意你们依旧是三班我们市一中的高一三班”
“好那我们就都留在市一中了”
全家同学都是热烈地鼓起掌来,喜笑颜开陈锋也是乐见其成,少了他跟两位校长费口舌的功夫
而市一中的校领导见此也非常满意,为避免夜长梦多,两位校长便亲自将志愿表发了下去,一干校领导一大帮子的人,便走进了初三三班的教室,指导班里的学生完成填报志愿的工作,当然无一例外的都将志愿填在了市一中一栏
等全班的志愿表填写完毕,收上去后,可谓大功告成了张校长为首的一干高中部领导都是一副松了一口气地样子这样难怪他们如此,近几年,实验中学对他们市一中紧追不舍,在升学率上都是不相上下,平均起来,市一中还略微屈居下风,这每年地小学毕业考和中考两所学校对生源的争夺可谓异常激烈,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何况在自家地一亩三分地,怎能容忍自己的优秀生源被对方抢走
而这次初三三班考出这么好的好成绩,消息还没有大范围的扩散,就是因为他们这些校领导捂盖子的结果但是,现在志愿表都交上来了,他们这些校领导当然是要大肆的宣传了
初中部的蒋校长就是打得如此如意算盘,今年的中考因为初三三班的异军突起,在升学率上早已是将实验中学远远抛在了屁股后,可谓是扬眉吐气在生源的招收上,政策的倾斜上,他们市一中当然能理直气壮许多
在志愿表收上去后,两位校长又各自勉力了初三三班的学生一番后,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这些校领导走后,做为班主任的曾小波才走上了讲台,话还没说,他这个大男人率先忍不住流下泪来了他从名牌大学毕业到正式参加工作,整整四年时间了当年刚走出校门的他满怀壮志,企图在政府部门找个好工作,只可惜他家只是普通工薪阶层背景不深,钱财不多,他们家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拉关系走后门送礼的忙活了一年多时间,最后还是成了空,而那些有背景有关系地,即使是高中生中专生却都是正正经经的干起了公务员他这个正规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却是只能靠边站,社会的残酷现实给他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他不得不接受现实,通过送礼再送礼,熟人托熟人的在市一中做起了“辛勤的园丁”,从刚开始地得过且过,再到现在的峰回路转,其中地滋味,没经历过的人当然无法体会在即将要告别这块工作了三年的地方,他心情激荡,满腹感触,当然忍不住要掉泪
原本闹哄哄的教室里,大家见到自己班主任如此动情,也都是安静了下来不知内情的人,是开口劝慰:“老师,你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我们即使毕业了,以后也依然是你的学生,你不要太难过了”…,
陈锋也不知班主任落泪地具体原因,现在见他如此真情,心中对他原本不怎么好的观点也稍稍改善了一些
曾小波心情有些激动的说道:“同学们,做为你们的老师和班主任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做了你们三年的班主任,这可以说是我最大的幸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