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崩坏的开始(八)(2 / 2)

加入书签

巴黎方向使用

争议层出不穷,老将经验丰富,年轻人天马行空,于是一老一少很没有性格地趴在地图上喋喋不休压在地图东线战场方向的烟灰缸很快就插满了烟头,门窗紧闭的陆军参谋长办公室烟雾缭绕,快要成为上天人间独臂将军颇有些吃不消,只得败退至窗台附近,大口大口的呼吸

交流才进行一个多小时便不得不提前终止法尔肯海因的私人秘书敲门进来,旋即被宾主尽欢的场面惊愕了一把,要知道海军上将约见陆军参谋长的时候,法尔肯海因就差没把不耐烦写在脸上回过神来的秘书又差点没被屋子里呛人的烟味熏倒,连咳嗽几声总算能说出话来

“西莱姆将军,魏格纳将军,海军部打电话过来威廉陛下在夏洛腾堡召开海陆军紧急会议,舍尔元帅要求将军尽快返回海军部”

耐不住烟味的独臂将军笑靥如花,倒是蹭了不少烟的王海蒂有些不舍年轻人双手插兜尴尬地朝法尔肯海因耸耸肩

“如果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得知海军的登陆计划,他们一定会抱怨海军为何选择冒险穿越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而不是波罗的海低地里加湾”法尔肯海因挥手让秘书收拾桌案上的狼藉,又向王海蒂递出右手,对传说心胸狭隘的年轻人开起了玩笑

“参谋长,东线的俄国人看起来软弱不堪,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拿破仑远征的教训,何况解决法国才是两线作战的帝国最好的选择”

不同于刚会面时带着敷衍的握手,王海蒂从陆军参谋长那里感受到了别样的东西1861年的老将和1879年的锐的手臂摇了摇,屡屡上演逼宫戏码被效忠皇帝的陆军军官团视作对现有制度产生威胁的王海蒂终于肯道出他强势的缘由…,

“不管陆军是否愿意承认,帝国已经深陷阵地战泥淖日德兰海战最多只能为帝国博取一年多打破阵地战的窗口时间,1917年,大舰队必然还重崛起鉴于帝国天然的地形劣势,在大洋舰队发起决定性战役并且彻底碾压英国海军之前帝国的海上输血线很有可能会再次中断,所以我一直坚持将法国作为首先解决的对象”

法尔肯海因将两位海军将军送出门的脚步不自觉的停顿了通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陆军参谋长发现他许多观点与王海蒂不谋而合,不过在此之前,他仅仅从陆地角度考虑,王海蒂从海上态势解读这一切不仅给他带来心灵的震撼,紧迫感也扑面而来

帝国或许只有这个年轻人才懂得阵地战和消耗战的精髓,这正因为懂得,所以才显得有些浮躁,有些另类?法尔肯海因有些疑惑也开始有些理解

“法国是老牌工业强国,诚然,他们的陆军战术僵化思想保守,可是论单兵素质和武器,他们丝毫不比帝国差欧战爆发后,战火始终在法国境内,再加上法国工业比较发达的西北部地区沦陷,所以它的战争潜力已经被极大的削弱,如果不是英国人及时输血,或许法国早就倒下了日德兰海战后,海军开始威胁英国本土,迫使英国政府将注意力放在国内,减少对法国的供血,所以法国现阶段前所未有的衰弱”

王海蒂丝毫没有注意到陆军参谋长已经掉队,他朝前走,继续他的发言:

“我们应该一鼓作气击败法国人,利用法国军事工业壮大帝国军事实力,震慑拉拢中立国,最后才调转枪口对付俄国如果我们现阶段集中力量对付看似衰弱俄国,一旦我们被俄国庞大的国土战略纵深和寒冷的冬季拖住手脚,工业底蕴雄厚的法国人必定会趁机恢复实力卷土重来”

呵不似亨利亲王的浮夸,不似鲁登道夫的抱怨,这才是帝国不败的阿瑞斯真正的实力?

法尔肯海因已经落在后面,他望着年轻人孤单但却笔挺的背影,眼睛里闪过一丝迷惘

年轻人的发言还在继续:

“参谋长,其实对付俄国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自我毁灭曾经的欧洲压路机早已经穷途末路,工人与资本家,农民与地主,民族之间的矛盾几乎已经不可调和,在虚无缥缈的战争红利到手之前,这些矛盾会撕裂这个快要破产的国度我们与其攻入俄国腹地,让俄国人团结起来,重演拿破仑东征式的奇迹,还不如在波兰、奥地利和北高加索三个方向对俄国保持压力,消耗他们的资源的同时留住空间,让俄国人内耗……体虚致死”(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