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重返德军总部(二)(2 / 3)

加入书签

的海魂和锐气,加无法抵御陆军和皇帝的压力

“这件事海军无法直接出面,不过我们可以指望首相贝特曼先生……”

独臂将军魏格纳摸了摸他刻意蓄起来的胡须,淡淡道

帝国首相的府邸,佣人忙着清扫门前的积雪内阁几名成员结伴走进首相的书房,贝特曼的助手为内阁部长们端来冒着热气的咖啡,又缓缓合上书房房门

书房很安静偶尔有松枝噼里啪啦作响,那是壁炉里的炉火燃烧的声音贝特曼坐在沙发里从书桌抽屉里抽出一份提案交给下属传阅

“为了增加兵员和扩大战争物资生产,陆军推出了所谓的‘兴登堡计划’,也就是的国民服役法根据政策,帝国所有未服役的十七岁至六十岁的男人都被看作是辅助后勤人员,接受军队管辖对企业工厂的劳资纠纷实行强制仲裁制度,各工厂建立工人委员会协助国民服役法的实施”

趁着下属翻看提案,贝特曼站了起来,背对着挂在墙上的威廉一世和威廉二世半身像,介绍道

“呵首相先生虽然这份计划被冠名‘兴登堡计划’,提出者是卡尔黑尔费里希,但是谁都知道幕后黑手是军队,是鲁登道夫那家伙”

还未翻完“兴登堡计划”外交部长便出离了愤怒其实只要是细心的人都能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几乎每一次海军政治风暴背后都有一个叫鲁登道夫的家伙,而鲁登道夫与海蒂西莱姆最初的交集就是波罗的海封锁舰队组建和里加湾掩护登陆计划第三次海军政治风暴时,提尔皮茨直言不讳鲁登道夫是隐藏的阴谋家而现在,这个野心家终于亮出他的獠牙,如此锋利,如此…,

“政府和陆军没有追究他在巴黎之战中的过失,鲁登道夫这家伙不仅不反省自己的浮躁,反而趁着兴登堡的威望东山再起借口与海军争夺资源的名义将陆军团结在一起,又抱团对政府发难要求获得多的行政权利天呐,他只是个军人,他究竟想要什么?”

巴黎之战结束后,鲁登道夫短暂地偃旗息鼓了一段时间,兴登堡元帅接替法尔肯海因职务后很快便想起他在东线统帅部任职时那位聒噪但很有能力的搭档

当然,身兼陆军大臣和陆军总参谋长的兴登堡元帅想不依赖鲁登道夫也不行,巴黎之战对帝国物资的消耗是海量的,1916年下半年的德国已经不是开战之初的德国,经济凋敝民生艰难,整合和恢复资源工作千头万绪,这个烂摊子除了鲁登道夫,也没多少人能玩的转

鲁登道夫借着兴登堡元帅的东风重整旗鼓,地位不亚于刚刚下台的法尔肯海因将军不过与只想当好一名军人的海蒂西莱姆不同,鲁登道夫有着大的野心,而横在他面前的就是除了老首相,帝国在职时间最长的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

“不全是鲁登道夫的过错,是我们的法尔肯海因将军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在德意志历史上还从未有人同时兼任陆军大臣和陆军参谋长这两个职务,再往深处追究,这个不受控制的怪兽归根究底还是皇帝陛下亲手放出来的法尔肯海因是个标准的军人,所以法尔肯海因主军队期间,权利集中问题还不明显兴登堡元帅继任后,因为这位元帅性格偏软才给了鲁登道夫可乘之机,其实终究还是我们的制度出问题了”

不同于帝国外交部长的愤怒,直面鲁登道夫压力的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表现得有些风轻云淡在这位性格温和,被外国同僚戏称补锅匠的首相面对他的下属,就事论事道

“首相先生,我们不能继续退让了,否则政府会被军队架空……”

外交部长上前一步,目光锁定贝特曼苍老的脸,劝道

这一个多月以来,鲁登道夫借口物资生产,屡屡干涉行政事务,“兴登堡计划”很明显就是在下大的一步棋,一步将整个帝国男性成员都绑架在军队体系之内,借用强制仲裁制服和工人委员会向工业渗透,进而控制工业,打击社会民主党的棋

获得与法尔肯海因相似的权利并不是他的底线,他的野心或许比任何一位德意志人的想象都要大得多

“一旦野心没有了必要的钳制,哪里才会是的极限?”

帝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希坐回到沙发上,晕沉沉的头靠在沙发背上,手指轻轻叩击压在书桌上的那份起草好的辞职书,发出属于过气政治家的叹息声

并非贝特曼不想对付鲁登道夫,而是他已经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屡屡对皇帝穷兵黩武政策的抵制,因为屡屡批评皇帝的外交政策,因为屡屡替那个令皇帝夜不能寐的海蒂西莱姆说话,贝特曼霍尔维希终于被皇帝所厌倦作为只对皇帝负责的帝国首相,一旦没有了帝王的眷顾,再加上军队的反对声,下台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鲁登道夫的激进政策笼络了许多战争狂人,骑虎难下的皇帝也信任他,老实说,我已经没有办法阻止他”

外交部长还想继续劝说首相贝特曼努力,贝特曼却轻轻地摆摆手…,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我想说……”贝特曼抬起头,目光穿透半掩的窗帘,直到温暖的地中海“我想说如果真的不能阻止他,那就结束这场战争,如果这场战争真的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