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临危受命(二)(2 / 3)
对于那一批资历深厚的海军元老过于放纵,如果不是他们别无选择,这场起义根本就不会发生
基尔水兵起义的同时,基尔也乱成一团
散布于基尔各地的工人武装突然发难在街头巡逻的基尔军警很快就被起义工人制造的汪洋给吞没被渗透得厉害的基尔驻军大半就地起义,除了一部分效忠皇帝的军官仓皇将部队拉出军营,余下的反对者均被威廉韦措尔特上校强行扣留
突如其来的枪声让基尔陷入彻底的混乱,在港口,轰隆的炮声吓坏了不少国际船舶,慌张的船长们在发回国内的电报中用上了所有可怕的、灾难性的词汇来描述这场叛乱和兵变
在基尔,工人武装和基尔军警动用了包括机枪、步枪、手枪和手雷在内的武器城市设计师们精心布局的街道已经成为残酷的战场,精致的雕塑、便捷的有轨电车、面包店的墙角、医院外厅的石柱都成为最好的掩体,一时间子弹在街边的老橡树下,在成品衣店的橱窗外,在躲闪不及的行人呐喊声中跳跃偶尔带出一团血花手雷在人群中释放带着死神戾气的黑烟,裹挟起一片淋漓的血肉和白色的脑浆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基尔街头已经血流成河,血腥味笼罩全程无辜的路人、效忠政府的警察,效忠皇帝的军人,基尔征兵站里的兵和工人武装,起义陆军士兵或是软倒在街头巷尾,捂着残肢断腿不断咳出大量血迹,或是横七竖八地倒在血泊中
杀人者都坚信自己是站在正义一方,坚信失去的战友的灵魂会呆在天堂可事实是帝国主义没有让协约国军队打到基尔城下,和平主义也不会让它的追随者用杀戮来实现和平,社会主义加不会允许所谓的工人武装借口革命冲进富人豪宅烧杀掳掠,或者直接抢劫黄金珠宝店
下午四时,威廉韦措尔特上校已经完全控制基尔陆军野心勃勃的上校别有用心地对一些“冥顽不灵”并且“绝无进步迹象”的老军官大开杀戒以绝后患随后遵照独立社会民主党党魁艾伯特的命令,进攻最有可能威胁这场革命的基尔市政厅和基尔宪兵司令部
与此同时,工人武装沿着各条街道进攻政府一切重要设施,占领了电报局,发电厂和火车站,随后基尔的海关、反动报社和监狱也被工人武装拿下在布朗特的指挥下工人截断了铁路和公路,架设机枪以阻止基尔附近的反动派武装通过铁路公路向基尔输送援兵,其他工人武装则向基尔市政厅集结
下午五时,除了基尔海军基地的电报系统,基尔所有与外界的联络均暂时中断,基尔局势彻底失控
起义武装以不小的代价占领基尔宪兵司令部,惨胜的工人武装放火烧了宪兵司令部,冲天的火光和浓烟即便是数十公里外都能看见威廉韦措尔特上校率领他的陆军来到基尔市政厅前,联合工人武装攻打基尔反动派最后的堡垒
最后的战役从傍晚达到深夜,又延续到黎明自威廉韦措尔特上校的大清洗中侥幸逃脱的士兵,基尔海军学院的学员和宪兵司令部的残兵纷纷向基尔市政厅集结,基尔海军基地也派来一支三百多人的陆战队赶来支援,与起义士兵和工人酣战
此时,基尔附近效忠皇帝和军官团的陆军也向基尔运动,与外围的工人武装交火,基尔局势就如同日德兰海战那一整夜的迷雾,无论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看不清
华丽的分割线
这是疯狂的一夜
基尔传来的枪声震惊了已经精疲力竭的欧洲以基尔为中心点,一场足以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大海啸不断向外扩散
圣彼得堡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总部,法国南部小镇维希,大英帝国的的唐宁街,美国华盛顿的白宫灯火通明,协约国政治家在这漫长的一夜敖红了双眼
奥匈帝国的维也纳,意大利王国的罗马,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无数同盟国政治家同样夜不能寐,焦急地守在电报局前等待最的消息
德国是同盟国的支柱,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德国海陆军,同盟国集团恐怕早就轰然倒下参考俄国四月革命的经验,协约国的政治家对于基尔革命有着一种莫名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当然,他们也知道德国不同于大厦将倾的俄国,以鲁登道夫为首的陆军和以海蒂西莱姆为首的海军并没有被工人党彻底渗透,他们仍旧保持了较高的士气,德国基尔革命注定不会像俄国四月革命那样摧枯拉朽
“一切正如我的算计,为何你们依然百般阻挠这份《布列斯特合约》?”东宫未来的主人列宁对布尔什维克中央执委们拍桌子怒喊道
即将成为俄国主人的伟大导师列宁坚持认为签署《布列斯特合约》,让德国人放手西线决战就是对德国革命最好的支持,而德国革命就是俄国革命最坚实有力的保障只要俄国革命成功,割让出去的土地迟早会夺回来的,至于此前承诺的民族自决,那不是俄国人的作风
“不能让我们的‘盟友’俄国孤军奋战,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支持基尔”
维希小镇的主人将财政部长专程送来的法国金融崩溃报告揉成一团随意丢进垃圾桶内,遥望被打成废墟的巴黎和加遥远的阿尔萨斯洛林,咬牙切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