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重新编组(2 / 2)

加入书签

攻坚能力,实际上在79年自卫反击战时,部队就是将火箭筒加强到各班,而这又每班多出两个人,全连步兵班就多出18人,林杨又将个迫击炮班分给各排作为支援火力,其实原先中国连队的迫击炮很少,一个班才两门,但是加上这次缴获的,林杨就让各排获得了两门,也就是一个迫击炮班,每个班也还是10人,一门60毫米迫击炮其实只需两个人,其他人就是做炮弹搬运工的,这些多出来的人就成了这些迫击炮的新搬运工。

然而就意味着,四排长就成了孤家寡人,啥也不剩了,林杨又不是真傻蛋,如果这样,他肯定坚决反对,只是林杨在会上说,咱们连缺一个副指导员,然后,就没然后了。大家心里就明白了这位置就给四排长了,如果闹的话连副指导员也没了。

一个连队还有个炊事班,那是司务长的地盘,林杨手一挥司务长手底下的炊事班也不在了,全部改编为汽车班,因为前面讲过有了十几辆装甲车以及汽车,而司机在前几天的一二排里,所以这些人将是汽车班,归属司务长,而以前的炊事班人员自然就成了战斗班的人,当然最后也必然成为迫击炮的搬运工。

林杨也明白事情不能这么做,革命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但是谁心里没有杆称,谁不想做装甲车司机,谁愿意去背炮弹,这都需要一个考核,林杨很明白无误的说也就明天吧,考核,谁能成为狙击手,谁能去搬炮弹,就又考核成绩说话。

公开公正的进行比试,这样才少猜忌,士兵也才服气,但是标准其实也还是林杨这些军官再订。

每个部队都有自己的主力,林杨也需要,更需要是听他指挥,而不是指导员或者副连长的。王成林和许齐林心里很清楚却也无话可说,毕竟林杨是军事主官又携胜利之威,他们根本反驳不了,他们也不是傻瓜,看的出来实际上这些更适合越南的战斗实际。

与美军相比,我军除了人数没有任何优势,人家在火力上确实非常强大,如果不是偷袭和越南人的出卖,要两个连队面对面的对抗,中国军队只有逃跑的份,或许能在游击战中敌疲我扰,敌退我进几下,但毕竟是弱势的一方。

其实,还是人太少,就比如装甲车,实际上开车的有三个,连个正副驾驶和一个机枪手,但是没有人,只好一个人,步兵班上车时有一个操作机枪就行,一旦下车步战,装甲车就没了火力。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通讯上基本上可以做到每个排都有步话机,而在排步话机的中继下,每个班组都可以使用对讲机与连队在15公里内联系,当然在地形崎岖的地方通讯不便,只能做到8公里甚至5公里内。对此林杨非常满意了,缴获的这批对讲机对林杨而言可要重要的多。信息互联,这可是现代信息化作战做基本的要求了,至少不会靠吹哨和冲锋号来下命令了。

每个士兵都和美军一样都发一个m18烟雾弹,不但能阻碍敌军视线,其实也是作为一种信号弹而存在的。为了战术交流,林杨还是教各班长学习简单的战术手势,当然不可能如后世某些小说里,手势都可以用来聊天了,那是战术手势,和命令一样要绝对的简洁明了不可出现歧义,又不是给盲人交流的,哪用的那么复杂,这玩意只要熟悉比划两下基本就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