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书房对话(2 / 2)
比,虽然对自己还算尊重,在书房里是老老实实,但平常一旦出了书房那就是个混世魔王。
下人丫鬟们没少被他折腾,检查课业挨打也是经常的事,但这孩子今天到无了往日的绊绊磕磕,背诵极为顺利,看样这段时间没少下功夫。他却不知姜陌在后世也是中文系毕业的,对四书五经也是有些涉猎,再加上现在的这幅身体,更是合二为一了。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为弃之。”
“先生,《论语》第十三篇《子路篇》三十章背诵完毕,请先生训示。”姜陌恭敬地一辑到底。
“哦!”赵公明这才从些许的惊叹中反应过来,“不错不错。”又随口问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是什么意思,赵公明知道对个儿童来说两年的时间背诵《论语》和《孝经》虽然难写,可只要有毅力也是能办的到的。但平常自己也是对这个孩子粗略的解释了一遍,现在倒存了几分认真考量的意思。
“这两句话出自《论语》第五篇《公冶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腐烂的木头不可雕刻,粪土一样的墙不用粉刷,也就是说没必要在无用的东西上下功夫了。但学生不这么认为,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朽木有朽木的好处,粪土之墙也有粪土之墙的用处。岂可因为它是朽木和粪土之墙就可抛弃它?孔夫子在《论语》第一篇《问政》对子游问孝和子夏问孝作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是什么原因?学生认为“子游能养而失之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因材施教正是这个道理!不管是朽木还是粪土之墙肯定合适的对待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正也就是了。”毕竟是中文系毕业,能跟前世真正的大儒讨论这个问题让姜陌很兴奋,不知不觉得把把自己和后世的一些看法都说了出来,抬头却发现老师正紧紧地盯着自己。
“天生我才必有用!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因材施教!”赵公明喃喃自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