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徐洲大战二(1 / 3)

加入书签

徐州的地形并不像草原那样一望无际的平坦,尤其是南部,几乎都是低缓的丘陵和大片森林,当然对于荆洲的骑兵来说没有半点问题,但对于大量的帐篷、攻城器等辎重车辆却无法翻越,只能走徐州境内平坦的驰道。

大丰城是南北驰道的,是扼守在南驰道上的大城,最后南北驰道的汇接点便是河内城,夺下河内城便可以直接一马平川,直接杀向徐洲城。

刘表望着坚固的大丰城,他心中开始犹豫起来,曹林知不知道京南城已经失守?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只从南方飞来信鹰,片刻,一名鹰奴手执一管红se的信筒疾速奔来,将军,河内急报!

这管信筒的刺眼红se让曹林感到了一种不祥的预兆,他接过信筒,从里面抖出一卷薄绢,来自河内城的消息使他的担忧变成了现实,京南城被七万荆洲大军攻破,三万守军先后战死近一万七千人,剩下的一万三千残军在李云的率领下撤到了河内城。

曹林深深叹息,他可以想象京南城的战争之惨烈,三万隋军战死二万七千人,但此时曹林已来不及哀伤,严峻的形势摆在他面前,河内城的将士能否守住最后一关,如果河内失守,那么通往徐洲城大门就会被打开,曹林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决定了,他沉思了片刻,便果断下令道:立刻调三万人去支援河内城。

曹林又看了一眼正在修复城墙的徐洲军千余士,他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摧毁外城上的全部投石机,命令所有守军撤回中城,放弃外城!

曹林的这个命令让将士们不解,外城的松垮的城墙可以修复,大部分投石器都完好无损,依然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为何要弃城?

一群将领纷纷奔上前。向曹林恳求,将军,我们能守住外城,我们不能放弃啊!

曹林望着一双双期盼而恳求的眼睛,他摇了摇头,我知道大家能守住,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京南城已经被攻破。为了把荆洲军主力拖在大丰城,我们必须要让出外城,用它做唷饵勾住荆洲军主力,这是必要的战略退让,大家不要再请战了,听令撤退吧,好看的小说:!

众人默默退了下去,一队队徐洲军和民团搬运着各种物资,开始沿着吊桥向半圆形的中城撤退,床弩和石砲也同时撤离,数百名徐洲军的士兵在投石机上浇上火油。开始点火焚烧,外城头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杜识的儿子杜天眉头紧锁着,向曹林问道,将军,卑职想他们可能用兵法,离开大丰城去佯攻河内城,逼将军放弃大丰城,去援助河内,然后他再回攻大丰城便轻而易举,卑职认为他很可能会采取这样的策略。

你说得没错。所以我才要放弃外城,将刘表的主力勾在大丰城,而他一旦吞下这个饵,就很难再吐出来。曹林笑着拍了拍杜天的肩膀,快步向中城走去。

随着徐洲军放弃外城,荆洲军在观察了一天后,在大军的掩护下占领了外城,刘表现在并不急于进攻,而是令军队拆毁外城内的一切建筑,将外城夷为平地,又命令一半大军进驻外城,准备进攻中城,尽快打通通往徐洲的道路。

大丰城的战役处于一种胶着状态。此时的荆洲军和徐洲军的对峙已近二十天,这期间荆洲大军已将外城完全夷为平地。原本房舍众多,热闹繁华的大丰外城已变成了一片空旷的战场。刘表下令四万荆洲军列阵在城内,准备随即发动对大丰城的攻击。

现在的刘表好像并不急于进攻,他还在等待河内城的消息,他知道河内城和大丰城之间通过一些信鹰联系,如果河内城被攻克,那么大丰城也是必破无疑。

河内城是曹林修建的新城,周长十五里,城池高大坚固,粮食和各种军用物资储备充足。由老将李云镇守。

按照最初的兵力部署,大丰城有徐洲军七万,民团五万;京南城有徐洲军两万,民团三万;木云城有徐洲军三万五千,民团四万;河内城有军队五万,民团七万,另外由夏候云率四千重骑,两万轻骑作为外围支援。

但随着京南城被攻破,河内城的形势变得严峻起来。曹林便下令将其余的兵力集中到河内城,这便使河内城的兵力增加到七万余人,民团增加到九万五千人。

而荆洲军也投入九万大军攻打河口城,昼夜不停攻打城池。二十天拉锯攻防战极为惨烈,城头几度被荆洲军攻下,又几度被徐洲军夺回。徐洲军为此付出阵亡两万余人的代价,而荆洲军也死伤近四万人。双方皆损失惨重,但曹林的曹字的赤旗依然矗立在城头。

天刚刚亮。朝霞将河内城染上一层刺眼血红之se,晨风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之气,被箭矢she得千疮百孔的曹字赤旗在城楼上猎猎飘扬,城头上疲惫不堪的徐洲军将士蜷缩在一起沉睡,他们太疲惫了,以至于民团士兵抬上来的肉馒头和肉汤也无法将他们从沉睡中唤醒。

老将李云骑马在城头上巡视,身后几十名亲卫则跟在他身后,李云的几根雪白的发丝从头盔里探出,迎风飘拂,正是他几十年的带军经验和稳重的作战风格,使河内城在荆洲军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中始终屹立不倒,在关键时刻。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