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此生一败(1 / 2)
“张角,刘玄德在此,今日就是你毙命之时!”
二十一岁的刘备意气风发乃至于嚣张,很多年后,已经隐忍到对面吐他一脸口水都无动于衷的他,总会想起今天,想起他用隐忍换来的江山,与当年的意气风发,到底哪个更值得。一年之后,他还能怒抽督邮,十年之后,他只练得被督邮怒抽而面不改色。只有那颗称雄天下的心还未变,所以他刘玄德变成怎样,仍旧都是刘玄德。
可无论如何,他现在只有二十一岁。
所以二十一岁的刘备兵马尽皆带着甲胄,手持雌雄双股剑,人借马势,转瞬离张角八风阵已是不远!
刹那间,黄巾军已经三面为敌,身陷重围,广宗城的方向却是闹哄哄的一片,尘烟四起,汉军地旗帜再竖,显然汉军再次凝聚,逐渐逼了过来。
张角听闻刘备杀到,长吸一口气,却仍是在阵中不动,只是身边掌旗官旗帜再变,黄巾军阵法又变,盾牌手一排排的到了后军,转瞬将刘备的来路封的水泄不通。
刘备手持双剑,一马当先,却是去势不减,和众手下遽然击在盾牌之前,轰的一声大响,两军碰撞,持盾兵士终究抵不过骑兵冲势,有地飞起,有地连连后退,转瞬闷哼一片,淹没在刘备等人的铁骑之下。
刘备大喜,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张角八风阵一破,威力剧减。
可他马快人快,突然间马儿长嘶一声,咕咚向地上倒下去。
跟在他身边地骑兵亦是不能幸免,马儿纷纷长嘶倒地,惨叫声不绝。
刘备大惊,目光闪出,才发现,地面上寒光闪烁,布满了硬刺铁蒺藜,这才知道原来众黄巾在持盾抵抗之时,早就暗中在地上布下了埋伏,他只想一战凭骑兵冲垮张角的八风阵,哪里想到还是落在张角的算计之内。
坐骑栽倒,刘备人在马上却是腾空而起,反向后冲去,他知道此刻绝不能孤军深入,不然性命堪忧,他赖以为胜的骑兵转瞬纷纷倒地,惨叫连连,刘备人在空中,心中大痛。
人在空中,突然见到张角挂箭,刘备心中大寒,空中变线,已经斜撞飞一名手下,一道凌厉寒风擦肩而过,带出血花翻飞。刘备人在马上,并不停歇,脚尖连点,身形变幻,转瞬冲出数丈外,身后疾风数道,却终没有射中刘备。
人言刘备文武双全,可终究勇武多被兄弟盖过风头,刘备更是认为武勇不到必不得以不能成事,以至于其实很少人知道,刘玄德的武功,却是在张飞、关羽之上!
张角见到刘备身法奇快,脸色微变,却没有追赶,广宗方向终于涌来了无数人,却都是老百姓的打扮,见到这里厮杀惨烈,日月无光,视而不见,却都是放开嗓子唱到:
“西凉爹娘想儿郎,妻儿在家无人养,哭断肠,泪茫茫。战火又在起西凉,七十征夫上沙场,西凉陷没知不知,多想回头问儿郎!”
遇匪不惊,遇伏不惊,遇困不惊,可张角听到这些百姓唱着似歌似谣曲调,终于还是心中大惊,变了脸色!
南郭寺前,土地早被鲜血染红,泥土也已被尸体掩盖,刀枪入肉的声音不绝于耳,让人手脚发软。可歌谣却是越唱越响,并不受到眼前惨烈影响,听起来凄厉非常。
西凉爹娘想儿郎,妻儿在家无人养,哭断肠,泪茫茫。
歌谣传到远山,声音激荡回转,远山有着更大的声音回转。
战火又在起西凉,七十征夫上沙场,西凉陷没知不知,多想回头问儿郎!
声音浩浩荡荡,一时间,四面八方都是歌谣声不绝于耳,好像真的从西凉方向传来。不知何时,漫天的阳光不见,阴云再次密布,鲜血喷洒,给白日带来凄迷之意。
有些兵士不知不觉的缓了手中的刀枪,举目四望,不知道那些百姓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亲人。看他们的穿着,和西凉百姓无异,听他们的口音,也是西凉的口音,这让所有思乡心切的兵士不由惘然。
西凉的百姓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难道是家园不在?
他们本是信任天公将军,相信这一仗胜后,他们必定能够回转所爱的家乡,他们从军跟着张将军,毕竟为苍生的念头少,保护家园的意味更浓。这里的兵士虽说四处救援黄巾,可毕竟西凉人居多,对热土有着深厚的热爱,对张角都有着深深的尊敬。
因为没有了张角,就没有西凉的安宁,可如果家园不在,他们跟着张将军,张角为了苍生,会带着他们回那个不知道存在与否的家园么?
张角马上执弓,心中震颤,他知道军心已乱,难再取胜。
他的武功绝顶,少逢敌手,他的阵法无敌,以少胜多。可他不是神,他也是人,他显然也有控制不了的事情,他可以打败汉军,他可以救得了一路路的黄巾,他可以打遍天下,但是就如同现在的他不知道西凉的境况一样,有太多不知道的事情。
孤身一人对抗天下,哪怕你天纵奇才,又能如何?
救得了西凉,救不了黄巾,救得了黄巾,救不了天下,一切,还是没有成为他张角心中所想的万分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