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手相携夫妻同心(4 / 6)

加入书签

的脸色转了转:“李娘子可是有名的才女,她是看着咱们江陵容家的名声才过来的,否则多少人家出重金聘她,她都不愿意上门,你又怎能如此荒废!”季书娘听到女儿如是说,好一阵咳嗽,脸都涨得通红:“我不用你来管我!你只管好好的去春塾念书便是了!”说到此处,又是一阵咳嗽,看得秋华的眼泪都掉了下来,抓住母亲的手,不由得全身都发抖起来。

门帘子被人打起,飞红端了药碗走了进来:“奶奶,喝药罢,喝了药身子自然便会好了。”

秋华接过药碗,用汤匙舀了些出来,轻轻吹凉了,将药送到季书娘嘴边,谁料季书娘却倔强的不肯张口。“母亲。”秋华为难的看了她一眼,乞求的喊了一声。

“你若是不去上春塾,那我便不用喝药了。”季书娘喘着气儿望了女儿一眼:“秋华,你须知道,娘这病虽重,一时三刻还死不了,不用你时时刻刻守在我身边。”她伸出手握紧了秋华的手几分,一阵刺痛,秋华心里想着,自己的手上该是被抓破了皮。

“秋华,你放心,娘现在死不了,就算是死,娘也要熬到太后娘娘省亲以后才能死!”季书娘咬紧了牙关,望着秋华的眼睛充满了希冀:“你是娘的孩子,就该为娘争口气,若是你不去春塾,那边碧芳院里的淑华可不就得了机会?”

李娘子是大周有名的才女,自号“清音居士”,文名传遍了大江南北,而且她讲《女四书》也很有一套,师从李娘子的大家闺秀们都称赞说受益匪浅。可这李娘子为人却异常执拗,授徒每次最多三人,这是她的规矩。

容家有四位嫡女:春华、夏华、秋华、冬华,而冬华今年才四岁,自然不能和姐姐们一起读书,容老爷觉得这样可是刚刚好解决了问题,便让春华夏华和秋华三人跟着李娘子念书。贾姨娘生的淑华自然不会在他的考虑之列,所以这就是方才淑华赶过来吵闹的原因。

秋华听着季书娘这话,心里头才突然清明了几分,站了起来将药碗交给飞红,恭恭敬敬对季书娘行了一礼道:“母亲,秋华知道了。”

季书娘瞧着女儿亭亭玉立的站在自己面前,不由得点了点头道:“秋华,你速速去找李娘子和她告罪一声,等会回来娘再给你说一下乱山绣的针法。”

绣着喜鹊登梅的门帘子在微微的荡着,屋子外边的阳光被不住的打断,一忽儿漏了进来,一忽儿又被挡在了外边,季书娘看了看雕花格子窗,偶尔间有梨花簌簌的掉了下来,肥白的花瓣晃过窗外,让她好一阵眼晕。她笑着看了看端着药碗的飞红道:“来,将药碗给我。”

低头看了看伏在被子上噎噎嗒嗒的鸣翠,她伸出枯枝一般的手摸了摸她的头道:“你个傻丫头,哭什么呢,我这身子还好着呢,即算是不行了,怎么样也得为着我的秋华再熬过这几个月呢,我可不会让她带着淑华去见太后娘娘。”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溶溶水波慢慢的从湖面上荡漾开去,几片桃花花瓣随着水波一点点的飘向了远方,只留下淡淡的粉色痕迹,随着流水,渐渐的不见了踪影。

湖边的小径上走着几个少女,穿着各色春衫,头上的钗子簪子迎着日头,不时的闪着光芒,投在地上,一点点细细的影子耀着人的眼睛。她们身后跟了几个丫鬟,手里都抱着一叠书,看起来有些沉重,有个丫鬟还不时的拿着帕子擦着额头的汗珠子。

“秋华,这春塾才开了一日,为何你便要告假?”走在最前边的春华回过头来,关切的看了身后一眼:“不是说太后娘娘再过两个月便要回江陵省亲,祖父叮嘱我们要用心做好功课,免得太后娘娘问起来答不上话儿,那便失了容家的颜面?即便是三婶婶身子不舒爽,你也还是该分清轻重才是。”

她的身后并肩走着夏华和秋华,夏华今年比去年又胖了些,身材微丰,小小的圆盘子脸儿,一派福相,穿着浅绿色高腰襦裙,胸前一根鹅黄色飘带。走在她身边的秋华虽然年纪比夏华要小几个月,可身量却略微高些,她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无论如何也展不开一般,显见得是有烦心的事情让她郁郁不乐。

“春华姐姐,我也想和你们一起念春塾,只是母亲实在病得厉害,我也没有了这心思。”秋华抬起头,一眼的忧愁:“我还是等母亲身子好了些再和两位姐姐一起念书罢。”

这几个月以来,虽然父亲消停了些,没有再敢来随云苑遭扰母亲,可因为那幅绣品的事儿,季书娘吃了惊吓,去年冬天又格外冷些,所以母亲身子一直未能大好,基本上是卧病在床,回到了弟弟过世那会子的时候,随云苑里整天都是药味儿。

春华和秋华听了也是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只是轻轻的踏着碎石子小径往前边走去,每一步似乎都踏在了秋华的心上一般,心里实在是难受。几个人走到一个路口时,却见淑华带着秋芝从那边走了过来,三人的脚步一怔,都停在那里,脸上的神色都暗了一暗。

“难怪今日在族学里边没见着你们几个,为什么都不告诉我你们是另外开了春塾?”淑华紧赶慢赶的几步奔了过来,银红色的裙子卷着她的腿,被风吹着,似乎如有蝴蝶在展翅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