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刀砍东风(十一)(2 / 2)
手。
“好!你既然来投,就可算是我麾下将士,根据军律赏罚,你手刃三个人头,有两位身居四品,功劳可以胜任百户!不过所谓人尽其才,等你先帮助我军渡河之后,再行封赏!”
傅友德大声说道。
在古代,战争之后评定军功的标准,就是人头,这也容易理解,你说你杀了几个人,那得有凭据,人头就是凭据,不然你一张口,说自己杀了成百上千,上那里去核实?对于这一光荣传统,朱老板也觉得挺好使,就沿袭了下来。
故而明军大规模作战,向朝廷报战果的时候,都是用首级来计算的,而且事后兵部还要一一核实,多少人头给多少赏。
所以在当时,人头那是抢手货,每次打死敌人,许多明军都要争抢人头,要知道那就是钱啊,那是比黄金还要抢手的硬通货,有时候抢得厉害,冲锋的人都没了,大家一起抢人头。
“呵呵,看来那托地的脑袋还是不值钱啊,只算两个。这一开始就是连级,哥们降职了!”
马文铭暗道,这位当年在军队的时候就是少校了,这穿越一下才是上尉。
“鲍安!你带一个百户所随同锦衣卫押解这位和尚进京面圣!一路之上不得有丝毫怠慢和不敬!”
沐英大喝道。
“得令!”
鲍安大步从山门外跨出,威风凛凛,大声领命,眼神之中露出一丝感激之色。像这样的差事简直就是给他送赏赐,所以他脸上虽然平静,眼里却冒出了升官发财的小星星。
“阿猛老哥,我们的密信随后就发,咱这就走吧!”
这时的沐讲已经被捆得跟粽子一样,傅友德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歉意,上前看了半晌,想要说什么,却有不知道如何说起,终于只是微叹了一声,对着和尚行了一礼。
“且慢,我还有话向方丈大师告辞!”
看到沐讲和尚微笑着看着一队丘八把自己和陈理的真身抬起,马文铭突然想说上几句话。
“呵呵,与马施主相逢,虽是萍水,却是如饮甘醴,此行关河万里,相见无期,不知马施主有何见教?”
沐讲和尚微笑道。
“呵呵,不敢当,我于少时曾经听得一个老丐唱过几句俚语歌词,感遇情景,想唱一唱给和尚大师.。”
现代社会的所谓高僧,能够不去保养N奶就不错了,所谓的有名寺,无高僧,真是此慨。今天马文铭看到沐讲禅师这等风骨,心下感慨不已,便想剽窃几句来送与这位大德高僧。
他读书很少,却还是看过电视剧的《红楼梦》,便一边记忆一边哼唱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这马文铭既然是一个血溅五步的刺客,那众人都道他没什么学问,不知道把什么不上台面的打油诗惊为天人之作了,不想这词只吟了几句,已是全场肃然,这样字字珠玑、洞透世情的词作,可是曹雪芹最有名的文字,就算不识货的也听的出它的好来,以此歌来形状今日沐讲和尚的行止,恰是映照。
傅友德沐英等听到这个满口的什么‘好’‘了’‘好’‘了‘。更是若有所思,深觉其中韵味。
“哈哈,不错,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马施主这歌儿,便名《好了歌》吧..”
沐讲和尚沉吟半晌,开始还只是用几根手指和着马文铭的曲韵,后来眼睛一亮,扬声长笑,声遏行云,山川霍然明亮,似乎也因此而澄澈一般。
注:张定边作为元末第一猛将,在失败之后做了朱元璋的同行---当了和尚。他似乎一直在和朱老板斗气,秉承着“打不过你,活也要活过你”的伟大斗争指南。在朱元璋挂了之后二十年,一直到永乐十五年才含笑而去。估计他还是看着日子走的,那天他老人家刚刚好一百岁,刚好凑活了一张红票子。
所以,每当我们要是感觉义愤填膺,恨不得调动导弹去轰炸某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张定边先生生平》一书,告诉自己,恨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动西瓜刀,自己修身养性,活得比他长,看他家起高楼,看他家宴宾客,看他家楼塌了。不亦快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