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西北望,射天狼(三)(2 / 2)
碰到了这种丧尽天良的缺德玩意,别说您身上是藤甲,您穿的就是真正的避弹衣,也会变成烤串。
随着苏源回落的刀光,只听得“哗啦!”“哗啦!”声不绝于耳,“啊啊咦咦”的咏叹调婉转吟唱,一个个都是享誉世界的男高音怕瓦罗锅。十几把钉拍落下,再被将士们摇起,摇起,落下,顷刻间,将靠近墙壁的叛军砸得人仰马翻。蜂拥在瓮城内的叛军抵挡不住,只好拼命远离城墙,挤向自己的同伴。可怜的是在狭小的一座瓮城中,每个人都只有胶囊公寓,哪里有什么独栋别墅啊?
眼看着落下去的钉拍在半空中一个盘旋,将底下的倒霉蛋又扫伤三、五个,然后被城墙上的明军摇动辘轳,“哗啦!”“哗啦!”地搅起来,接着再用长矛远远地推离城墙,拖着铁链,在半空中盘旋着砸将下去。
“后排弟兄退到门洞内,左右弟兄向中间靠拢。弓箭手,封锁头顶城墙,防止他们再放钉拍!”
站在瓮城中的叛军将领非常机灵,发现了钉拍的攻击弱点后,再度调整战术。
站在外门附近的叛军士卒如蒙大赦般退入了门洞下,靠近两侧城墙的士卒拼命挤入自家队伍,把队伍挤成一根面条。面条正中央,二十几名弓箭手拉开步弓,对准正前方的城墙顶就是一轮急射。
“啊!”
几名正在搅动钉拍的明军被羽箭射中,惨叫着倒了下去。内门上空被拉起来的钉拍失去了牵引,顿时软软地落了下来。叛军士卒看到机会,赶紧冲出来用横刀和木棍砸向了系在钉拍后的铁链。几轮猛砸后,粗大的铁链经受不住这么强的力道,“喀嚓”一声断裂。叛军中响起一阵欢呼,立刻把攻击目标又转向了其他的十几面钉拍。
城头上的明军也抄起弓箭,与底下的叛军展开对射,不过城头明军的弓箭力度远不及马文铭的硬弓,很多都射不透藤甲这种高级货。在缤纷的白羽中,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摇动辘轳,升起钉拍。也有人不惜被羽箭射成刺猬,在钉拍再度升起的瞬间,拉住染血的铁链,奋力下拽。为了胜利,双方的士卒都付出了最大代价,渐渐地,能用的钉拍越来越少了,对敌军的威慑力量也越来越差。
“滚木准备!”
蹲在一座城垛后的苏源再度下令。命麾下将士把大量的滚木抬到瓮城四周的城墙上来。瓮城内和外侧城门附近的敌军弓箭手训练得非常到位,每一次射击发出的羽箭都能覆盖住城头的某一片区域。这不是仓卒集结起来的农夫猎户所能达到的水平,看来杨苴为了造反,至少准备了花费了十年以上时间做准备。
而亏得这滇南的的山林众多,滚木这玩意城内本来就不少,之前的几天更是大量的没有规划的砍伐大树,在砸死人之后,洗干净一下还可以重新利用,做家具和起房子都可以,性价比也是相当高。
“放!”
苏源大喊,同时挥刀挡开飞向自己的一支流矢。蹲在城垛后面的士卒探出身体,将五十余斤的滚木高高地举过头顶,然后重重地抛下去。狭小的瓮城内立刻下起了一场木桩雨。
这天上掉完刀子又掉木头,怎么就不掉馅儿饼呢?那些个射箭的人躲闪不及,直接被滚木砸折了脖颈、砸断了脊梁,惨叫着在地上挣扎。幸运没被砸中的人则拼命挤向内城门洞,或者退入外城门洞。不过这瓮城实在不大,这不要钱的圆木轰隆隆的下降,没多久就成了小山一般。那些机灵的人往外躲还可以溜之大吉,要是躲在里面的,想要出去就有相当的难度了。嗯,先要去向刘翔飞人学习一下跨栏。那叫一个跋山涉水啊!
片刻僵持后,瓮城内的敌军渐渐支持不住了。那名可能在什么军校进修过的将领没能逃过最近一次生死之劫,被一根长了眼睛的木头砸到了头部。那根木头砸中了之后又带着呼啸在空中打了一个转,带出一大股红红白白的东西。失去的将领的指挥,瓮城中叛军一下子就失去胆气,借着一次滚木下落的间隙,恨不得把脑袋缩到裤裆里,向城外逃去。
但是这好不容易才能够突进瓮城,怎么能够轻易丢弃?城墙的叛军主将果断地执行了军纪,一大排长矛手冲上前,当着敌我双方的面,将胆小者捅成肉串。紧接着,又有上千名悍卒在一名铁甲将军的带领下冲进瓮城,前排冒着羽箭和滚木擂石穿过两道城墙之间的死亡地带,闯入土步门内。后排则躲在外城门洞下,等待前方的将士战死后,把空间留出来,他们再毫不犹豫地杀上。
内城门附近的局势已经渐渐向官军方向倾斜。得到自城墙上方的支援,堵在城门口附近的弟兄们压力大减。在马文铭的指挥下,他们从北、西、南三个方位一步步向东挤压,将敌军的防线挤得越来越靠近城门洞。
“滚木准备!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