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为了小肚皮而奋斗!(1 / 2)
张盛转身刚要出去,张振华突然想起件事,忙问:爸,今天几月几号了?张盛一愣,十二月十三号了,怎么了?天哪!怎么把这事忘了。随即又一想,就算记得又能怎么样?自己现在还不到五岁。当即强笑道:没事儿,我就怕忘了过新年。张盛摇摇头,好好吃饭。
吃完饭收拾好碗筷,张盛把儿子要进城买书的事向房东说了,罗奶奶满口应了下来。回到家,张盛叫过儿子问他要什么书。张振华数着手指头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必须的,再加上《聊斋》。不知道这里能不能买到《福尔摩斯》或者阿加莎的小说。
方冬梅听完,不由惊奇道:小华,你买《西游记》和《三国》也就算了,《聊斋》《福尔摩斯》你看得懂吗?还有阿加莎是谁?妈,阿加莎您都不知道?张振华也奇道: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其实这倒不能怪方冬梅,毕竟侦探小说的受众较小,国内也少有引进。而方冬梅虽然是英文专业,又没读过侦探小说。所以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儿子,你非得一下买这么多吗?先买点儿不行吗?张盛微微皱了皱眉。少买点儿啊?张振华合计了一下,那《三国》跟《福尔摩斯》先不买,其它两本得买,对了还要买点笔和纸。张盛想了想,依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冯二妮带上小振华和闺女秀秀,搭上一辆去城里的大车,三个人高高兴兴地进了延安城。在城里找了一家还算大的书店,张振华一看,倒是有几个版本的四大名著和《聊斋》这里倒是不缺,可《福尔摩斯》和阿加莎的小说却是没有。问过老板后才知道,《福尔摩斯》一直就很少进,至于阿加莎人家从来就没听说过。于是按说好,挑好了书,又在这买了笔和纸,便出了书店。
冯二妮看着小振华羡慕的说:大地方的娃就是好,这么点就能看这么厚的书咧。哪像姨我,也就才前几年,在咱红军办的识字班里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张振华看着冯二妮说:冯姨,您要是想学我也可以教您啊,还有秀秀妹妹。真的吗?秀秀眨着大眼睛问道,当然是真的。现在可不比过去,干什么都要有文化。就说我爸爸吧,他在大学就是学农业的,学习怎么才能多打粮食,怎么才能把那些猪啊,羊啊,养肥得更肥,鸡能多下蛋。真的吗?原来种地还有学问啊?冯二妮感叹道。那当然了,我们的口号就是‘为了小肚皮而奋斗!’说到这儿,张振华把小手一挥,摆出个领袖的姿势,引来了街上的无数的目光。
三个人在城里又买了些东西,这才搭上另一辆车回到了村里。从这天起,小振华每天就以《西游记》为课本连批带讲地教冯二妮和秀秀认字,几天后,学生的队伍里又加进了狗娃那帮小家伙。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张盛一家到陕北已经将近十天。这天晚饭,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张盛见儿子拿着筷子数着碗里的小米粒,就问:儿子,怎么不吃啊?张振华鼓着小脸说道:爸爸,咱家素了十来天了,我想吃肉。小馋猫。张盛一笑,你知道肉多贵,再说罗奶奶不是每天都给你个鸡蛋吗?听说以前秀秀都没这福气,最近才沾了你的光,还不知足。
那能一样吗?嘴上不说,张振华心里还是不服。看着桌上的饭菜,就感到一阵气苦,心说:真应该让那帮后世整天说什么原生态、纯天然的农家小米、棒子面香的家伙们穿越过来。一连十几天,一点细粮、荤腥不让你们见。让你们再也不站着说话不腰疼!长此下去,真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变成电影《甲方乙方》里那个想吃苦的大款。
忽然灵机一动,张振华抬头问道:爸,您有是学农业的吗?又教过生物,有没有什么长肉快,好养活的动物,咱家养养呗。方冬梅噗嗤一笑,儿子,问得好,好好考考你爸。张盛老脸一红,你怎么也跟着起哄?方冬梅不甘示弱,儿子说得对,这叫学以致用。这个……张盛一时语塞,儿子,你容爸好好想想。改天告诉你啊。哦。张振华翻了个白眼,嘀咕道:连这么点问题都想不出来,您上学时候是不是光想着游行谈恋爱了。说什么呢?耳边传来了父亲阴森的声音,吓得他一缩脖子,不出声了。方冬梅则拼命忍住笑,肩膀不住地抖动。
夜晚,躺在炕上,张振华想着难道自己的抗战生涯是从种田开始的吗?前世看那些种田文老天都是给随身空间加神奇水源这种金手指的,再不济也有个强大如海量信息库的大脑加过目不忘之能啊。怎么到自己这儿什么都没有呢?
不知不觉中,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梦中,房东罗奶奶给了自己一个鸡蛋,自己没舍着吃放进了被窝里,结果从蛋里孵出一只小鸡,小鸡一晃长成个老母鸡,母鸡下了十个蛋,十个蛋孵出十只鸡。可是还没等这十只小鸡长大,突然窜来了一只黄鼠狼,老母鸡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与黄鼠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与此同时,十只小鸡也长大了,展开了十一比一地群殴大战,终于黄鼠狼输了。然面,没高兴多久,黄鼠狼搬来了救兵——凶狠矫健的老鹰。老鹰张开铁勾一样的利爪从高空中疾冲而下。群鸡四散奔逃。
不要!张振华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儿子,你怎么了?方冬梅关心地问道。没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