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暗火(上)(1 / 4)

加入书签

寒烨城,纪府。

纪怀臣重咳许久,面色苍白。

纪玄月为父亲轻轻拍著背,安慰道:“爹爹要保重身体啊,云儿的事……”

“想不到他竟这麽傻,为了兄弟之义可以不顾性命。他虽非我亲生,可我是看著他长大的,这叫我怎能不伤心?”

一旁的丫鬟端著汤药走来。

纪玄月接过汤药放下,屏退丫鬟,起身关上房门。

“爹,依我看,此事颇为蹊跷。”纪玄月神色冷静,欲道出自己所想。

“什麽蹊跷?难道,你的意思是?”纪怀臣内心燃起了一丝希望,如果女儿认为有异,那事实定没有那麽简单。

“嗯,女儿到飞赤营时,大火还未熄灭。虽然飞赤营剩下的三百多人一口咬定云儿是死在营帐里了,可从尸骨上无从辨认容貌。而且……”纪玄月坐在塌前,小声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具尸体,不但右臂骨折,颈骨也有折断的痕迹。云儿既然要****,又何必再受这等罪?”

“那个尸骨……”纪怀臣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但同时又露出点担忧的神色。如果别人也发现了尸骨,经细心辨别後应该也能看出漏洞。

纪玄月瞧出父亲心中所虑,“爹放心,女儿已经安排妥当,将尸首烧了个干净,骨灰也埋了。”

纪怀臣终於松了口气,为女儿做法的果断、迅捷和周到而深感快慰。他压低声音,“你说云儿能去哪呢?”

“颜召荣肯定不会傻到用不足两千骑兵就去攻寒烨城。依女儿看,他顶多就能割据一方,当个山大王。”

“嗯,但求云儿能好好活著,我就心满意足了。”纪怀臣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纪湛云这一去,几乎是不可能再回来见他了。作为养父,他只能祈求神灵保佑纪湛云多福少难,无病无灾地活下去。

“爹,皇宫那边有什麽动静?”纪玄月很是关心如今的政局。

“一片大乱。皇上经此打击,重病不起。太子之位空悬,各位亲王八方奔走,拉拢势力,以图入主东宫。众大臣也忙於结党攀附,重择新主。你看我现在卧病在床,纪府门前依然每日都有人前来探听虚实。”

纪玄月沈默不语,心中思绪万千。

“月儿,你说这几个皇子里,谁的胜算最大?”纪怀臣深知女儿才智过人,不会不思考这一层,便想听听她的意见。

皇帝共有十二个皇子,其中长子柳据已废,次子、五子、八子早夭,如今余下了八个皇位继承人。

纪玄月寻思了一会,缓缓道:“这八位皇子里,三子、九子好色成性,四子贪财无度,六子尚武好斗,以上四人皆不可承继大统。而七子好诗书,十子信佛,十一子古灵精怪,十二子好音律,依女儿看,皇上定在这四人当中挑选。”

“那依你之见,皇上会立谁为太子呢?”

“这四人当中,此时谁没有忙於笼络大臣,而是安静地呆在自己府中?”

“那只有七子康王、十子泰王和十二子宁王了。”

“所以十一子凉王便出局了,皇上现在一心只想要个能坐稳江山的庸才做皇帝,恢复无为之治,休养生息。决不会希望一个善於耍手腕,日日与大臣较劲的皇子荣登大宝的。至於十子泰王,笃信佛教,如若登基,难免会大修佛寺,劳民伤财,因此……”纪玄月盯著父亲的眼睛,眼里露出自信的表情,下了决断,“皇储之位便在康王和宁王两人之中定夺。”

“说得有理。”纪怀臣点头称赞,呵呵笑道,“看来为父这宰相之职应该由月儿当才合适啊。”

“爹真会说笑。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女儿的心眼比针尖还小,若当了宰相,可就大大的不妙了呢。”纪玄月说著也笑了起来。

窗外阴云密布,一场急雨将至。

宁王府。

十六岁的少年坐在园子的石凳上悠闲地轻哼小曲,不时低头在纸上写著什麽。

不一会,空中落下几滴雨水,纸上的字迹晕开。少年一惊,赶忙把纸卷起,藏入怀中,弯腰跑回屋里避雨。

身侧一个六十余岁的老人站在门边,满脸的皱纹如同在脸上挂了一层蛛网。他用一把年迈的声音说:“殿下在园中写什麽呢?这般珍贵,是在默写诗文麽?”

宁王低下头,紧咬嘴唇,羞臊得满脸通红。他向来最怕自己的老师。

“给我看看。”老人伸出手。

宁王木讷许久,然後细声道:“林先生,这……不是诗文。”

“拿出来。”林古声音严肃。

宁王遵从而恭顺地把手伸入怀里,颤抖地取出一叠纸,交给林古。

林古展开纸卷,只见所有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反反复复地写了三个字“苏宓璎”。

“好诗。”林古带有几分挖苦地赞道。

宁王把头压得更低了。

“拿回去。”

宁王暗吐舌头,讪讪地收回。他抬头看看外面的雨,带著乞求的语气问:“外面的雨不大,我想去小梦塘看看荷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