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意料之外(2 / 3)
回皇上,奴婢是静月宫的人。
半坐在床上的孝明帝,看了看眼前这个有些畏缩的娇小宫女,白皙的皮肤,吹弹可破,一双灵动的眼睛,娇丽动人,一时间心中不禁一动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潘莺到:回陛下,奴婢叫潘莺。
看来你是汉人啊,你是因何而进宫的。
潘莺一怔。啊。
李庆提醒道:皇上在问你话那?
啊,小的,小的。是因为家父病重,一家老小,漂泊无依,于是奴婢进宫,当宫女凭借月钱俸禄,以纾家难。
哦,原来是这样,好有善心的女子。
说到这,孝明帝眼中不禁露出了些许哀伤怜悯之意。叹道: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以至卖儿鬻女,骨肉分离。可悲可叹。说着不禁仰天一叹:哎,这皆是为政者无能,都是朕的错啊,连自己的百姓也无法保护,悲哀啊。
一旁的李庆听之也不禁心酸起来,劝慰道:皇上不必自责,此非皇上之过。柔然凶残,边关战事一起必定生灵涂炭。由不得皇上你啊
孝明帝摇摇头:怎能不怪朕,若非朕年幼无力,怎会让奸臣当道外患横行啊。
说到伤心之处,潘莺隐隐看到皇上眼中已经带有点点泪痕了。
孝明帝长长叹口气:对了,你告诉朕,现在河北的状况怎么样啊。
河北。
启禀皇上。潘莺有些犹豫。她不想让这个可怜的陛下伤心,但可是她那单纯的个性,却让她在心里藏不住哀伤。
孝明帝看到踌躇的潘莺:你不要担心,你尽管说吧。不论对错,朕均不将罪于你
皇,皇上。
潘莺鼓起了勇气,毕竟这也是她心中想说的。皇上,河北自六镇起义以来,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河北四处萧条,白骨露野,到处是逃难的流民。说道悲凄之处,渐渐想到了自己一家悲惨遭遇。自己的哥哥战死沙场,母亲饿死于路途,自己为了一家生计入宫,想到此种种,自己也不禁落泪,伤心地哭了起来。一时间,整个殿内笼罩在了一片悲痛氛围之中。
静月宫里,朱钗满头的尔朱英娥依旧坐在等待着。素手紧握,显然心中已经不满了。四周的红衣侍女不敢出声。
安乐殿内。
你留下来陪朕吧。孝明帝用略带恳求的语气说道。
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贴身宦官们都是惊诧万分,潘莺则更是有些不敢相信,一时间不由怔立原地,神情诧异。
孝明帝看着
潘莺,神色平静的了许多,渐渐忘记心中的烦恼之事了,目光不停地在
潘莺身上扫着,说话平顺了起来,似乎就像在谈论见天,天气不错一样平静自如。
怎么?
此刻潘莺终于渐渐回过神来,却仍是受宠若惊,不由畏缩地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病态,却又温和易近的人,竟然有些害怕了。
孝明帝温笑道:难道朕配不上你?
此话入耳,潘莺心中热浪翻腾,壮起胆子尽力抬起头,这是梦吗?刚刚自己还对尔朱英娥羡慕万分,而如今皇上竟然要临幸自己,这感觉有些太不真实了,幸福来的太快,这是在做梦吗?
潘莺赶紧到:啊,不,不,皇上。
你过来。孝明帝招手示意,话虽说的简单明了,潘莺听来却如泰山压顶难以抗拒,开始勉强迈着步子慢慢走近。
而此刻宫外,那随行而来的一众宫女们,此刻也听得清清楚楚,一时间窃窃四顾,瞠目以对,这太出乎意料了。
宽敞唐亮的宫殿中,闪过了几声**淫语,这般**声,使侯立在外的宦官宫女们不禁一阵局促。
殿内寝宫,一个肌肤雪白的中年女子,正和一个身着宦官服的男子在床上嬉笑**。
那宦官抱着那女子。拿着一盒胭脂道:娘娘,你看这是西域进宫的胭脂,你用上一定如画般美丽动人。
呵呵,你倒是敢张扬了,西域贡品你先拿到了。
郑俨笑道:应该说是我们的。
你个小贼,现在都敢大白天明目张胆来这了。
怎么了,你不喜欢啊。不喜欢我晚上来。
不是,我是说万一皇上来了。
皇上,哈哈你怕他吗?
怕,我怎么会怕他,是本宫十月怀胎生下的他,他敢对本宫怎么样。
你说的倒是轻巧,说不定他早就背地里想谋划什么了。
你什么意思?你尽管哼哼地叫好了,不要担心,现在城中禁卫军大部分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他识相的话自然会继续当皇帝,否则我可以随时废了他。那帮老臣部也一天到晚弹劾你,现在不都很听话吗。
那,你一直让他当皇上吗。
那当然了,不过如果你与我的皇子降生了,那本宫可不会让他当皇上了。
郑宦官慢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慢慢起身端起酒喝道:不过,我听说皇上在笼络边将,特别是尔朱荣,看来皇帝他不服你管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