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夜思(2 / 2)
薄膜,将薄膜揭下晾干后有人现可以在这上面写字,这就是最初的纸。
所以纸是丝字旁,几十年前离世的东汉大学问家许慎编写的第一部条理清楚、体系分明的字典《说文解字》里中说到纸,也说:‘纸’,从‘系’旁,系也就是丝旁。
丝绵纸是动物纤维形成的,还有一种植物纤维的麻纸,则是制麻时的副产品。制麻的时候需要长时间沤,在水中浸泡,捶打麻,也会有一些麻缕残留,干燥后就成了麻质植物纤维的纸。
这两种都是早期的纸,不过成本过高,工序繁杂,难以推广。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生产效率,扩大了原料来源,以及降低了成本,并整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
但蔡伦造的这种纸仍然过于粗糙,不易保存,所以仍然没有取代自古以来流传的简牍、丝帛等书写品。而且在这信息传播低下的年代,推广也很成问题。从蔡伦造纸到如今,已有一百年有余了,可许多地方的人,根本连纸这个字都没有听过,也根不知道纸是何物。
一百年,等于一个世纪,对现代来说很长。有时短短一两年,科技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熟的产品推广起来也极快。但放在古代来说,一种产品的推广就可能需要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
由此,可见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在现代,信息的泛滥,可能让人对之都有些反感了。但在这个时代,你想要知道一些信息都很成问题,什么时事新闻,更是都不要想了。除非生在身边的事,否则隔个上百千里的,即便用飞的传过来,也有延迟,做不到即时性。
=======================
好吧,我还是不可免俗的要造纸,要展情报人员了!不过有些东西真的不可免俗,因为这些,是必需的。为了需要,为了方便,为了战争,为了胜利……
三国的书写这么多,许多东西也要成套路了。可惜我写的晚,不能算开创,只能是跟步。
嗯,还算是中午吧,反正我还没吃午饭!继续求票,大家支持新人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