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群众的智慧(2 / 2)
多大干系。不过不管是不是,孙策和他父亲孙坚,到都是常爱读祖先所著的这两部兵书的,一部《孙子》,一部《齐孙子》,向为他们父子所推崇。
原本的周瑜在这方面上,也多少受了点好友孙策的影响。不过这两部兵家战略,本也就是兵法上的经典名著,《孙子》更是兵书之祖,后世兵书,莫不出其右。
《孙膑兵法》,原本的周瑜是读过不止一遍的,最近是又复研读,以求更加精深。这部兵法总结了战国中期极其以前的作战经验,并根据新的形势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进一步展了《孙子》和《吴子》的军事思想,并且有详细的战例讲解。
周瑜趁着等厨房烧水送来,左右无事,便展开来读上几列。他既然想定了要做好周瑜,并且基本仍是沿着原本周瑜的历史规迹来走,那就免不了要带兵打仗。多看些兵书战策、学习军事知识,是有益无害的。虽然原本的周瑜就已算是兵法大家、战阵高手了,但他也不能仗着原本周瑜的记忆与学识就这么走一辈子。还是要有些自己的东西与理解,不学习也是会落后的。
读了有十几列,厨房便已烧好水,由另两名婢女抬着一木桶热水送来。两名婢女来回了几趟,将房中一扇屏风后的浴桶倒了八分满,便要一起来服侍周瑜沐浴。周瑜却道不用,他的身体已经被一个贴身小婢女看光了,可不想再随便给别的人看光。他毕竟不是古生古长的古代人,随意在外人面前裸露身体还是不惯。
两名婢女失望离去,只以为抢不过雨荷的位置去。
周瑜待两名婢女离去,掩上房门,转到屏风后沐浴。这时代沐浴也是不便,哪有现代太阳能、电热水器那么方便,热水随时有,温度随意调。不过,习惯就好。他试了试水温合适,脱了衣服跨入浴桶。
这时代也有洗浴用品,不过也就是皂角之类的天然生长的东西,没有合成类。周瑜在浴桶中略泡了一会儿,待水温稍凉,将全身搓洗一遍,也就擦试了身体出来,并换了一套新的衣裤穿上。
沐浴更衣出来,浑身轻爽,打开房门,雨荷已在门外等候。见到他,面上带着喜色地托着手上两件东西道:公子,猪鬃已经煮好了,这件东西上的小孔我也全都打完了。
哦!周瑜看了眼,夸奖了句做得好!先让雨荷进来,然后吩咐候在门外的另两名婢女进去把他沐浴后的水倒掉。
周瑜引了雨荷到自己的书几前,接过她手中的两样东西,凑近油灯旁细看。
先看猪鬃,但见其根根挺直,富有光泽,用手试了试,也有良好的弹性与韧性,以及硬度。看着这一把猪鬃,已具备了现代刷毛的要求。只是稍显美中不足的是,这一把有些黄、花杂色的,色泽不够统一。不过这已经很好了,并且也已符合了他的要求。闻去也并无异味,反有淡淡的酒香味。
周瑜点了点头,放下刷毛去看刷托。但见刷托果已把打了细密的小孔,他点了墨点的位置,也无一遗漏。仔细看去,周瑜现每一小孔周边都有焦黑色,鼻端也缭绕着一股焦味。他笑了笑,有些暗怪自己脑子不够灵活,竟是连这法子也没有想到。
虽然通过这两点已想到,但他还是打算问一问。不过还未开口问,雨荷已献宝似地说出自己的法子道:公子,我是把针烧红,再用铁钳夹着,烧炙出来的这些小孔。
周瑜点头赞许道:不错。又问: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呃!雨茶的兴奋被打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也不是,是厨房的刘大嫂想到的。我想不到什么法子,就挨个儿的去问人,法子也问到了许多,不过刘大嫂这个最好使,也省时省力。
周瑜点点头,果然那句俗语还是很有道理,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这就是集思广益,他想不到的,未必别人想不到。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总有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识,或者一时脑子打结想不出来。这时,人多的好处就显出来了。人多不但力量大,智慧也同样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