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二乔问题(1 / 2)
周瑜猜得不错,这一对儿原本姓乔的美丽姐妹花,正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儿,大名鼎鼎的江东二乔———大乔与小乔。
其实如果他对这段历史了解的稍深一些的话,便知二乔就是皖县人氏,历史上的孙策与周瑜也是攻下皖县后迎娶的二乔。凭此,他也早该就猜到二乔的真实身份。
但他不知道,所以他到现在才猜到二乔的身份。并且还依然只是猜测,仍不敢最终确定。他确实没有确实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此二乔便是彼二乔,因为他不知道历史上的二乔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她们住什么地方,对她们的来历也不清楚。
他只有一个办法去证明,就是利用自己所知的历史事件———如果将来他与孙策会娶到她们,那就证明了,她们确实是二乔。可如果要用这件事来证明,那大乔就会嫁给孙策。而如果此二乔便是彼二乔的话,那到时他就将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欢的女子去嫁给另一人,哪怕这人是如兄弟的好友。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种境界他自问做不到,也没有这么高深的觉悟与伟大的兄弟义气情怀。
对于乔氏姐妹,他虽然都很喜欢,但还是更喜欢姐姐多一些。不是因为姐姐更漂亮,而是因为他更偏爱性格温柔安静、秀外慧中的女性。大乔,正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或者,这里面可能也有点儿先入为主的原因,因为他先看见的大乔。
反正不管什么原因,他就是更喜爱大乔多一些。如果此二乔真是彼二乔的话,那这种情况下,他更不能让了。小乔自也不能让,因为他也很喜欢小乔。虽然比大乔少一些,但也同样喜欢。何况,他本已有效舜帝娶娥皇、女英之事而娶姐妹二人的心思,便是二乔姐妹心中,现在也存了这样的心思。不然,那封信便不会是姐妹二人共同所写了。
而且,历史上小乔原本就是周瑜的。当然,找历史借口有点儿无耻与很不讲道理。历史上大乔还是孙策的呢,他不都已打算抢了。不过,这种事,本就没什么道理可讲。套用后世的一句名言,爱情是自私的。
虽然这样做很对不起孙策,但他不能因为抢了孙策的大乔,就补偿性地把自己的小乔转赔给孙策,不说这样他很不愿意,对小乔来讲也很不公平。她又不是货物,不是这么随便转来转去的,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意愿与选择。而现在,无论大乔与小乔,都是选择他周瑜的。
这也是他占了先入为主的便宜,如果是与孙策一起遇到的二乔,或者孙策先遇到的二乔,那情况又不知会如何了。不过,这事没那么多如果,真要说的话,这可能便是缘分。
缘分天注定,既然上天让他穿越成为了周瑜,又让他先遇到了二乔姐妹,那便说明,他与这姐妹俩都有缘分。反正有他这位穿越人士,历史便已注定将会改变,并且现在就已改变了不少,也不差这一起。
等着城上守兵开启栅门,周瑜心中想着这些,颇有愧意地向着远在曲阿的孙策暗道:伯符兄,抱歉,兄弟我对不住你了!将来如果遇到别的同等级数的美女,我一定替你留着,还亲自做媒给你说亲。
这话,孙策是不会听到的。这事,孙策也是不会知道的。只要他不是哪天犯傻病坏了脑子地跟孙策说:兄弟我对不住你,抢了你历史上原本的老婆!那孙策也不会有丝毫认为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并且还是夺妻这种恨事。
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此二乔便是彼二乔的前提上。如果不是,那这些便都不成立。
对于二乔的身份,周瑜虽然还不敢下肯定地确认,并且有证据证明,但他心里,却还是直觉地觉着这二乔便是那二乔。说不上来为什么,但他这种感觉很强烈。所以,虽仍不敢确认,但他心中已是八成把她们当作了二乔来看待。
嘎嘎声响与哗哗的水声中,栅门离水缓缓升起,只升得几尺来高,容得小船与船上的人通过便即停住。
乔峰转身往后招呼了一声,率先划船而入,周瑜的船随后跟上。水门洞边火把晃动,有几名守兵守候着,待得乔峰划船进入,举火把照看清楚了乔峰的样貌,确认无误,笑了句果然是乔大哥后!这才真是放心。
乔家乃是本地的世家大族,而且是皖县城中最大的一姓家族,宗族人口众多,满城差不多便有半城都是姓乔的,而且都跟乔家拉得上关系。这样的皖县本地大族,在皖县城中乃至整个县地界上,自然是极有势力。县中的官吏职司都有乔家的人担任,便是现在这处守门的兵士,也有许多是姓乔的。遇到乔家的人,尤其还是现任族长乔公府上的人,自然是要行个方便。
这事,便是县令知道了,也不会怪罪。因为县令也要仰仗仗着乔家来治理地方,需要乔家的地方很多。在这皖县中,乔家才算是真正当家作主的人,你可以不知道县令姓什么,但你一定得知道乔家的主事人是谁。这便是宗族的世力,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还是很普遍的情况。
像乔家这样的世家,都算是小的了,只能影响一县。越大的士族,其影响力便也越大。便如周瑜的家族,便拥有能够影响整个庐江郡乃至淮南地区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