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拜求黄承彦(1 / 2)

加入书签

太仆乃九卿之一,原是掌皇帝的车辆、马匹、出行等事宜的官职,后来逐渐转为掌管国家的畜牧事务。西汉时,朝廷在陇西、天水、安定、北地、西河、上郡这六郡设牧师官,养马三十万匹,还有供祭祀用的大量牛羊,这些都归太仆管辖。且太仆为天子掌车驾,随同出行,常伴左右,乃是天子的近臣,属九卿中的显要职务,常可擢升三公。

但到东汉时,太仆之下只保留车府、未央以主管皇帝车马,其余诸厩和西北六郡的牧师官皆省去,不归太仆管辖了。不过却将西汉时少府所属的考工移归太仆,管制作弓弩刀甲等兵器,还主织绶及诸杂工,仍是十分显要的职务。

现在的太仆是京兆人赵岐,字邠卿。其原名嘉,字台卿,后因避难而自改名字。少明经,有才艺,善画。他今年已有九十高龄,乃是历经了桓帝、灵帝,到现在献帝的三朝老臣。初平三年,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天下,赵岐随行,乃是副使。

周瑜一看到大汉太仆赵的那面大旗,便已知道是怎么回事。此事他已从秋毫处得知了消息,天子将归洛阳,命卫将军董承先行至洛阳修缮宫室,为天子的东归做好准备。

但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得残破不堪,凋敝异常,如今朝庭这般情况也是十分艰难,渡日都靠各方诸候接济,哪里有什么多余钱财修缮宫室。董卓当初挟天子迁都长安,还强迫洛阳居民上百万口随迁,使得洛阳方圆二百里内都皆无人烟,十分荒芜。现在几年过去,虽稍有恢复,但人口仍是十分凋零。因此,董承便是想征调民资、搜刮百姓钱粮也是无民可搜刮。

赵岐此来荆州,便是欲说服刘表供济洛阳钱粮资财,助董承为天子修缮宫室,并遣兵助守朝廷。

这对于刘表来说,其实是一个大好机会。朝廷主动派人来请求他帮助,他完全有正当的理由与借口去迎接天子,然后入主朝廷,代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霸主。

但原本历史上的刘表,却错失了这个机会。周瑜不知道是刘表没眼光,看不到这个机会;还是刘表没雄心,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通过这些天来的认知,他认为是后者。以他目前对刘表的认识与了解来看,刘表绝不是个没有眼光的人。

现在,他有这个机会去推动与改变。接获了太仆赵岐将来荆州说刘表的消息后,周瑜便决定让刘晔借此机会向刘表提出迎天子入襄阳的建议,刘晔自己也有此意。

如果这件事情成功,本质上似乎没什么区别,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从曹操换成了刘表。但其实区别很大,因为刘表不是曹操,荆州也不是曹魏集团,他们不是一个对等级别上的,刘表比曹操要好对付的多。而这样做,自然也就破坏了曹操的计划,削去了曹操未来的最大政治优势,对曹操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不过周瑜并不看好此事能够成功,因为刘表没有这样的雄心。计划哪怕再完美,但如是没有胆量去做,自然是失败。刘表有能力去做这件事,以他手下的智谋团也能够定下非常完善的行动计划,只是他却没有这样的雄心与魄力。

但尽管不看好刘表能够下这样的决心,有这样的雄心与魄力,周瑜与刘晔还是决定要趁此机会向刘表提出这个建议。世事无绝对,他们若连提也不提,那是绝对毫无机会,总是要一试。成功了,皆大欢喜。不成功,他们也毫无损失。他们只是动动嘴皮子,劝刘表动手,可不费自家的一兵一卒。

看到那面大汉太仆赵的大旗,知道是赵岐的车驾,周瑜与徐庶转头对望了一眼,交换了个会意的眼神。赵岐将来荆州说刘表的这条消息,周瑜自然也早已告知了徐庶知晓。

徐庶手指大旗,向众人道:看那面大旗所书,应是太仆赵岐的车驾!

众人皆点头称是,都道不会有错。

石韬道:却不知赵太仆此来为何?

孟建道:初平三年,赵太仆曾与马太傅一起持节安抚下,这次想必也是吧?只可惜马太傅已殃,可恨袁术这贼子!

徐庶道:我听说天子将归洛阳,遣卫将军董承先行返洛阳修缮宫室。可如今朝庭这般情景,哪有钱财可修宫室?赵太仆此来,我想是欲说刘荆州资助董将军修缮洛阳宫室。

除周瑜外,众人都有些惊异地看着徐庶,惊讶于徐庶消息的灵通。除天子将归洛阳外,其它的消息他们可都是不大清楚、知道。

诸葛亮点头道:听元直这般说,我看赵太仆此来,亦是欲说刘荆州资助钱粮以修宫室。

众人相互颔点头,都认同了这个看法。

徐庶面作悲痛之色,长声叹道:天子罹难,竟至如斯惨境,修缮宫室,亦要四处求人!又叹一声,道:我闻天子至曹阳时,露宿于荒郊。幸安邑,天子乘舆居棘篱中,门户无关闭,与群臣会,兵士竟伏篱上观,互相镇压以为笑。可怜我堂堂大汉天子,竟……他越说越悲,说到此处竟悲声而泣,洒下几滴泪来,打湿衣襟。

诸葛亮等人亦被他话语与情绪所感染,听得十分悲切沉痛。周瑜亦低着头,看似黯然,实则在掩饰自己表情。他未想徐庶作戏竟作得这般出色,只是看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