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五章 再遣无间(1 / 2)
抱了一会儿雨荷,周瑜带雨荷回书房去,命雨荷磨墨,他执笔给刘晔写了两封信。写好信,他当即命秋毫将一封信送往给刘晔,另一封则留在书几上。然后再召过一名侍卫来。命其去通知众人。明日一早起呈上路,让他们提前收拾,作好准备,同时再命其把魏延请来。
三具前得到了曹操将谋迎天子的消息后,周瑜本就打算第二日便上路。并命人去做了通知。但那日甘宁却在街上遇到了魏延,并因事争执而与魏延打斗了起来。
后来被他赶到劝住,两人化干戈为玉帛,他也因此结识魏延,并于宴上出了招揽之邀,魏延说三日给答复,甘宁、庞统等也凑兴都把是否答应他招揽的答复之期放到了三日后,他也因此停留,又多等了他们三日。
现在,三日已过,几人也都如约给了答复,尽管庞统、石韬、孟建三人给的答复是非他所希望的。但这件事情,终究也已是完结过去了,他也不必再为此停留,便打算继续上路。
那名侍卫去约有盏茶时分,魏延到来。周瑜忙请魏延入内相坐命雨荷上茶。
公谨,你不使人来寻我,我也正要寻你。魏延说着跪坐于侧。接道:我听闻你已决定明日上路。继续行程,这对我来说却有些仓促了,我还得需回义阳家中做些安排。
周瑜抬手笑道:文长。无需仓促。你明日不必随我等一起上路。
这是为何?魏延闻言,不由面色一变,身子挺直了起来。
周瑜含笑宽慰道:文长莫要误会。我对你另有安排。
魏延这才面色缓和下来,重新放松了身体,问道:公谨欲要某作何?
周瑜拿起书几上写给刘晔的另一封信,递了过去道:我想请你去助子扬。
刘晔的事情,魏延与甘宁那日答应投效之后,周瑜也有告之。魏延也知刘晔现下是在做何事,接过信。问道:公谨要我如何助子扬?
周瑜道:明日我等继续上路,前往洛阳,你则自回义阳,然后在家中选派好兵马,待文聘与子扬领军至南阳时,你带兵去投,持我这封信去见子扬,以后便在军中为子扬助力,你二人一文一武,一从政、一从军,可在刘表处互为呼应援引,更加得力。
这个乱世,可说无兵就无权。要想得到权力,并把手中的权力牢牢抓好,必须有一支强硬的军队在手。刘晔现在荆州,可说已有很大的政治优势,但唯军中毫无助力。此次以军师祭酒的身份随文聘一起领军去迎天子,他或可在军中展一些自己的助力,但必然不会多,因为他不可能一直待在军中。
周瑜现在,就是把魏延这员大将送去给刘晔。助刘晔在军中展卑力。以后两人互相帮助,互相壮大成长,在荆州集团中的影响也会更大。
魏延手底下还有自家的部曲私兵。此去并非单枪匹马,到了后立即便会给刘晔添一股助力。如此次迎天子至襄阳之事能成,他再于此事中立些功劳,那更有助力筹码。
这也是周瑜先前方想到的对熬延的安排,魏延跟在他身边,随他一起去洛阳,对他其实并无多大的帮助;而若让魏延直接带兵去投孙策,此地离江东也还颇有些路途遥远。要带兵过荆州,也并不好过;不若就近假投刘表,遣去助刘晔。
他给刘晔的两封信是以不同的名义所写,让秋毫送走的那封是以周瑜的名义所写,而让魏延拿去给刘晔的这封,他则是以方南的名义来写。他让魏延去做刘晔的助力。却是让刘晔的好友方南来做这个明面上的推荐介绍。
这两封信他其实都可以用自己周瑜的名义来写,只是他为策万全。怕魏延拿去给刘晔的这封,到时可能会被人撞见,所以还是用了自己在荆州一直所用的那另一个假身份。这一路而来,他对外所称,其实也一直都是在用这个身份。
某明白。魏延又看眼了信封,郑重收在怀里。贴身收好,拱手道:公谨但请放心,某定不负你所托。
好!周瑜探身过去抓住魏延的手臂,用力握摇了下,将魏延扶起。道:有劳文长了。
当下又细嘱了一番后,魏延告辞离去。
第二日一早,周瑜与魏延一起带队上路。不过他们一个要往洛阳。一个则回义阳,却不是走同一个方向,也不从同一个城门出城,大家只在城中别过,便各自背向而去。
一路出城,周瑜与庞统等人都是骑马。出愕城外,甘宁策马靠过来。向周瑜问道:公谨,我有一事不明?
哦?周瑜含笑看向甘宇。问道:兴霸有何事不明?
甘宁也不拐弯抹脚,直言问道:文长所做之事,难道某做不得?是否你看某投效不爽利,不肯重用?还是觉某的本事不如文长?
周瑜不禁有些摇头而笑,道:非也。此事你确也可做得,只是文长做,却比你更加合适。
甘宁有些不服地问道:有何道理?
周瑜笑笑,道:先,文长的名声比你好。
甘宁张了张口,欲辩克言,没话说,没脾气。比起他锦帆贼甘兴霸而言来,魏文长的名声确实比他好许多,起码没恶名。
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