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八章 献帝 钟繇(2 / 3)
这位末代皇帝,并不是一位昏君。而是根本就不曾有机会来治理天下。有所作为。从做皇帝起,一直都是别人在替他做主,他能够管到的。恐怕也就只有他自己的后宫。
周瑜心中对这个孝献皇帝很有些同情,做皇帝做到他这份上,也真是有够窝囊憋屈。说来这皇帝与诸葛亮正是同岁,但两人是是一般的年纪,诸葛亮却比他成熟了太多,除了年龄与身体外,完全就是一个成*人了。而刘协看起来却没有一点儿独立自主的样子,不但身体柔弱,性格也是软弱,看起来就是容易受人欺负的样子,完全就是个受气包。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成长的环境造就了他这样的性格。从恤,汁,就生活在董卓那等凶人的阴影下,恐不被吓成纹样珊泄册难。总之,他的整个人生都是一出悲剧。
从去年为说服赵云,给赵云写那封信时,周瑜心中就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将来不能够阻止孙策早亡。孙权仍会接掌江东时。他或会重做选择,并且考虑真个去扶保汉室江山,来个中兴大汉。
而如果将来真到这步,要这样做的话,那眼下这位少年天子便会是他将来扶保的对象。此时初见。周瑜自是要好好打量一番。况且便是没有这一层想法,单是做为大汉朝最后的一位皇帝来瞻仰下,亦是需认真细看一番的。
天子车驾不停,在驭手的驾驻下缓缓驶进维阳城中。周瑜又看着随后的皇后、妃嫔与公卿百官的车驾陆进城,然后转到城楼的另一面去看车驾进城后的队伍。因维阳宫室仍在修络中,故还不能入住,董承将天子迎到已故十常侍之一赵忠的府宅中入住。赵忠的宅邸规模颇大,亦是维阳城中保存较完好的,董承也早已提前选好,并派人打扫整理妥当,修络一新,以暂作为天子行宫。
剩余百官亦只有各寻住处,如三公九卿等,董承还给予照顾,派人打扫收拾了他们以前在维阳的府宅。那些公卿之下的官员、吏员只能各自张罗自家事。
韩逼、杨奉、张杨等人的军队;董承全部挡在城外,让他们只在城外安营扎塞,不得进城。他们三人进城,亦只能最多带各自的三百名亲兵。
杨奉、张杨到没什么,悉听尊便。韩暹却不肯答应,又与董承吵闹了起来。但董承却也坚决不肯放他大军进城。杨奉、张杨二人皆劝韩邃。说这也属应当,并不过份。文聘亦站在董承这一边,力挺董承,说韩暹大军若要进城,便先踏过他们所有荆州兵的尸。
文聘这般话放出来,韩暹亦不再强争。他并不想见仗,何况真要打。亦不定收拾得下来文聘。当即大骂几句,说了几句狠话,负气而去。不过他与董承有隙,怕自己在城中兵少。会被董承所害,故干脆并不进城。
待得天子与百官进城,杨奉等人的大军也各在城外开始划归营盘、安营扎寨后,周瑜也带着徐庶等人一起下城。不过他却未回蔡笆故居。而是带人到了另一所宅院中。
公子!一进了这所宅院中,便有他的几名侍卫上并来行礼。
周瑜点点头,摆手所他们免礼。又带人在院中巡视,察看了一番。这所宅院乃是钟繇在维阳时的故居。他知钟繇将要随天子驾回维阳,便命人也把此处打扫修缮一番,只待钟繇回维阳后可随时入住。
钟熙虽在助天子出长安后再任了御史中承、侍中、尚书仆射这三项要职,但这三职却都并非三公九卿之一。时三公为司徒、司空、太尉三职;九卿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驴、宗正、大司农、少府这九寺大卿。
钟猜既非三公九卿之一,自然没得了董承的特别照顾。先随侍陪了天子入住妥善之后,他离了天子行宫。正要去寻自己的家人、随从,好带了他们也去寻个安身之所。
他心中已有计较,便还是到自己在维阳时的故居,收拾、打扫一番。也就可入住了。
请问可是钟繇钟仆射吗?正行走间,忽然前面一名侍卫打扮的人拦路拱手问道。
钟猜停住打量对方,见并不相识,有些生奇,却还是答道:正是。你是何人?
那名侍卫恭敬答道:小人陈同,奉我家公子之命来请钟仆射前往一见?
你家公子又是何人?钟繇更加生奇。
陈同笑答道:我家公子姓周,名瑜,钟仆射定然是知道的。
钟猜闻言恍然,喜道:原来竟是周公谨,好,你快带我去见。他这才想起周瑜上封信中说其也正要往维阳,两人可在睢阳相会。不想周瑜却已然早到了。
陈同道:钟仆射可先寻家人一起,我家公子也为仆射安排好了住处。正扫榻以待。
钟森闻言更喜,亦感激周瑜所做。便带陈同先寻到自己家人与一众随从、护卫。路上问起周瑜之事,陈同一一相答。并说他们已然早到了维阳十余日了。
钟猜寻到自己家人之后,便由陈同在前领路。带他们前往周瑜为他们一家安排的住处。先时还不觉着,待走出了一段路程后,钟繇却觉着越来越熟悉。问陈同道:你家公子为我安排的住处,是否便原是我在维阳的故居。
陈同点头笑道:正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