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纸炸弹(1 / 4)

加入书签

黄河洪水涌进了决口,恰似两条黄se的巨龙在跃动奔突。人们目睹着洪水疾地向着附近村庄扑去

也就在那一刻,两千多名巳经极度疲乏的军人似乎才感受到了jing神上的沉重压力。yin云密布的苍穹下,人们肃然无语。同样的心情,在四个月前炸毁黄河大铁桥之际也曾有过。

望着堤内汪洋中茅舍漂流,牲畜扑腾,蒋在珍怅然而叹:是功是过,且让后人评说吧。

6月1o日一早yin云翻滚,天光暗淡,至1o时突然暴雨倾盆,竟日不停。洪水最终冲垮两道决口间五十米长河道。至此,黄河改道,满河大水由此扑向千里平川,到之处,尽成泽国

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口后,河水沿京水镇以南的索须河、贾鲁河以东向东南流去,在中牟同赵口水流汇合继续沿贾鲁河南泻,时值大雨,水流汹涌,淹没了中牟、尉氏、扶沟、西华、商水一带,经淮阳、阜阳流进淮河,东入洪泽湖,再经界,汇入运河,沿运河南下进入长江,流入东海。整个黄泛区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oo余公里,流经豫、皖、苏三省44个县。

黄河决堤在军事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给日军西进平汉线造成了困难,使日军进攻武汉的进军路线改为逆长江向西仰攻。日军官方文件中记载中**队6月1o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洪水到处,日军惊恐万状,东奔西突,人马践踏,车、船、人员淹没不计其数。

日军资料记述第十四师团当时的情形:华北战场勇猛善战的土fei原兵团,顿时陷入一片汪洋之中,顾不得物资和马匹,纷纷逃向陇海路两旁路基上和中牟县城里避难,以图喘息,中国派遣军、关东军以至日本全国,为营救土fei原兵团动用了所有的铁舟部队工兵队,与敌弹、洪水搏斗一月,才救出了土fei原兵团。

6月29日,日军在徐州举行联合追悼大会,仅第二军死于洪水人数便达到7452名之多。

然而,黄河决口泛滥,也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淹没耕地17oo万亩,冲毁民房14o余万家,89万人死亡,61o余万人挣扎在汪洋泽国之中,并造成了连年灾荒的黄泛区。这是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恶果。

时任新八师作战参谋的熊先煜在他的《抗战日记,六月十日》中记载:沿陇海线开封西犯之敌,已攻占中牟县城,因我决堤,纷纷回窜,状态狼狈,淹没者亦不在少数当我们实行决堤时,敌14师团派骑兵团的一个支队,附有15生的口径榴弹炮4men,已进至新郑附近,将平汉路郑汉之间的jio通一度截断。黄泛之后,这一支队因后路被截断,全部被我消灭,计掳获4oo余骑,15生榴弹炮4men和步、骑兵若干名。

然而,不少于5oo万的灾民,却在漫长的流1ng途中遭受着rou体创伤和jing神创伤。九年黄泛还有一个直接后果:黄河把每年十几亿吨泥沙淤积在平原和河道里,淮河干流从蚌埠开始,要爬两米多高的坡才能进入洪泽湖,而洪泽湖早就是危机四伏的悬湖了。

这一切灾难,毫无疑问,都是由于日本侵略者的侵略造成的。

但是,在黄河决堤之后,日军的暴行却并没有惨重。

而幸存者的口述,也忠实的记录下了决堤前后,所有生过的一切:

1938年,我12岁。这年6月6日那天上午,我在父亲的吆喝声中准备下地干活,一群突然闯进的国民党兵拦住我们的去路。他们神情显得焦躁,为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连长,net槛就喊我父亲的名字。父亲应声后,他令手下一个士兵拿出几块大洋塞进父亲的怀里,督促我们全家赶快离家逃生,说今年黄河要大洪水,又说日本鬼子也要杀过来。

我父亲抬头看看天,天空不见一丝云彩,父亲判定不会洪水,但知道日本鬼子已经打到了黄河对岸,心里害怕,又不愿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这个地方。

士兵临走,搜走了我们家的三口大缸。父亲照旧要领我下地干活,出men我看见国民党新八师的部队在村子里到处收缸,把老百姓家的缸全部征用去了。他们收缸干什么,谁也不知道。那时到处兵荒马1un,谁都不愿离开故土。后来才知道河堤人工扒了几天都扒不开,用缸装上炸yo,才将河堤炸开。

6月9日的晌午,太阳当空,晴朗无比。邻村有一家人到我们村娶新娘,喇叭声脆,花轿耀眼,引得我立在村头观看。忽然觉得脚下颤动,接着隐约听到闷雷样的嗡嗡声由远及近,震得耳膜麻,不多时洪水就涌了过来。开始水流很急,水量不是很大,浑浊的黄水像长蛇一样嗖嗖前行,淹过了抬轿的两个壮汉的膝盖,几分钟的工夫水就涨到齐腰深。我看到抬亲的男人将花轿高高举过头顶,踉踉跄跄地抬着新娘子走。没过多久,大水呼啸着冲下来,几米高的1ng头跳起来,将花轿卷得无踪无影。

村里人像炸窝了一样四处躲水,可洪水来势凶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