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谈判(1 / 2)
楚流烟却很坚定的摇摇头道:我看未必。有时候,他们纵然是心里想打,也未必当真能打得起来。元帅和先生都应该清楚,这和州城这么小,外围又是山连着山,想要容纳十几万士兵打仗,恐怕是有些难度的。
楚流烟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这让朱元璋又有些担心起来,他说道:流烟妹子说的很对。这和州城,确实是太小了,要想打仗,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是孙德崖和郭子兴不打,那我们怎么办才好呢?
诸位将士听了朱元璋的话,都变得面有忧色。要是到时候,他们双方不打仗,那岂不是遭殃的,就成了朱元璋这一方么?
楚流烟的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要是他们当真不打的话,那也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孙德崖和郭子兴的军队,很快就到了和州城的外头。朱元璋和诸位将士,很是坐立不安。他特意派了周德兴和常遇春去打听消息。过了没有多久,常遇春就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嚷道: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元帅,好消息!郭子兴和孙德崖打起来了,听说打的很很激烈呢。
果然,很快,朱元璋他们在城内也听到了城外兵刃相接的声音。他和将士们不禁送了一口气。而楚流烟,却仍旧是面有忧色。朱元璋一眼瞧见,不禁问道:流烟妹子,,明明现在双方都已经打起来了,你为什么还闷闷不乐呢?
楚流烟回道:元帅,他们刚刚来到城外,立刻就打了起来。我看他们都没有仔细侦查过城外的地形,我恐怕这场仗打得不长久。当他们现地势的时候,很快就会结束了。要是他们是有备而战,一定不会这么仓促。
楚流烟的话刚刚说完不足两个时辰,周德兴就满面愁容的跑了进来,禀告道:元帅,原本郭子兴和周德兴打了起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现在居然不打了。元帅,你看这件事儿,怎么办才好?
顿时,所有的人都把眼睛扫向了朱元璋。朱元璋先看了李善长一眼,问道:不知道先生有什么高见?
李善长见朱元璋先问自己,当即有些受宠若惊道:元帅,既然如此,我想我们应该去散播一些消息,挑拨郭子兴和孙德崖再战就是了。
好计策!朱元璋赞道:既然这样,就按照先生说的去做吧。
楚流烟站起来,说道:元帅,不可!元帅请想想,如今两军不打,并非因为矛盾不深,而是因为地理原因。这并不是散播几句谣言就可以解决的。什么谣言能比得上当初孙德崖囚禁和要烧死郭子兴,而郭子兴被孙德崖赶出亳州城的仇恨大呢?可是纵然有如此深仇大恨,双方还是不打了,就说明是因为实在是地理条件的限制。
嗯!流烟说的也很有道理。区区几句谣言,与心中的仇恨想比较,确实算不了什么。既然如此,流烟你又有什么高见呢?
依我所见,不如开门让他们进来吧。他们此行的意思,在粮食而已。我们只要储存够了城中军民和我们的一千士兵所够用的粮食,其余的就是送给他们也无妨。楚流烟说道。
什么?要送粮食给郭子兴和孙德崖?常遇春跳了起来,我老常第一个不同意!怎么可以便宜了那群白眼狼!
常大哥,你听我说。他们都是为了粮食而来,要是我们不开城门,你说他们会不会自己攻进来呢?到时候,不但粮食没有了,就是城中的百姓和我们的士兵,也会无辜受害。与其如此,倒不如我们给了他们想要的,打走他们就是。楚流烟分析道,这么一来,我们还可以存下足够自己用的粮食。
朱元璋深深的叹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没有想到我朱元璋,今日要做开门揖盗之事!不过,流烟的主意,也确实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了。天德、遇春、蓝玉、汤和,你们四个带人赶紧去把粮食藏好。要有多快是多快。流烟、善长先生,你们跟着我去迎接郭子兴和孙德崖进城!
是!他们都齐齐答应着。于是,各自去做各自的。
徐达四人收藏好军粮后,朱元璋也把郭子兴、孙德崖和他们手下的人各自迎进城中。果然,这两家的军队,刚刚进城,就四处去抢掠粮食,把粮食给抢掠一空。幸好,楚流烟有先见之明,藏起了足够的粮食。
朱元璋先为孙德崖和郭子兴居住之所,接着,听从楚流烟的建议,在适当的时机,约了孙德崖出来谈判。
这日,到了谈判之期,天气微微有些阴沉。孙德崖来到朱元璋的帅帐后,就和朱元璋分定主客就面对面的隔着桌子坐定,孙德崖虽然看不惯郭子兴,可是对于朱元璋还是很有好感的。
所以两人坐定之后,孙德崖便开口说道:朱将军,你是我在部武里头数的着的几个我还能看的上的人物。以孙某看来,将军不是池中之物,以将军的大才,虽然眼下还是屈居人下,可是日后定然能够出人头地。
朱元璋听到孙德崖如此说来,心中也是极为高兴,不过朱元璋知道孙德崖说这些话,很有可能是给自己灌米汤,如果自己就这么听信了孙德崖的话,很有可能落入孙德崖设置的陷阱之中。所以朱元璋微微的抱着戒心说道:孙将军太客气了,元璋不过是心中存有仁义之心,遇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