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禅寺业火(1 / 2)
和老和尚清谈了一番,果然是得道高僧,佛理精妙,纶音梵唱,听的朱元璋极为如神,不觉天色渐暗。
正在朱元璋和老和尚对谈之时,寺院的高墙之外翻入了三个人影,正是徐达,楚流烟和笑笑。
此次朱元璋微服来寺,正是徐达所设之计。
徐达明白严凤英做事谨慎,定然不会在军中贸然相朱元璋出手,想要揭穿此人的身份,最好的法子是刻意制造出一个引严凤英出手的机会,唯有如此,方可以将严凤英的真实面目揭露出来。
不过朱元璋听了徐达的建议之后,心中也有了怀疑。严凤英固然是屡立战功,可是其人的来历实在有些不太明白,所以朱元璋同意了徐达的计划,试探一下严凤英是否真是陈友谅安排在自己身边的奸细。
朱元璋和老和尚谈完了之后,老和尚就亲自将朱元璋送出,安排在精舍中休憩了下来。
夜半三更,灯阑人静之时,月下昏暗的光线,凭地在这深山古寺增添了神秘阴森的氛围。
一个人影悄悄潜到朱元璋的僧房之外,掏出一把雪亮的匕,慢慢的将门阀弄开。
此人侧耳倾听了一阵,只听的屋内一阵轻微的鼾声,显然朱元璋已然入了黑甜梦乡之中。
黑衣人蹑手蹑足的走到床头,轻轻的伸手撩开帘帐,一手举着匕扎了下去。
可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那个躺着床上打着轻微的鼾声的梦乡中人,居然一个猛然跃起,一指就点中了他身上的六道大穴。
这时候自帐后转出了怒气冲冲的朱元璋和一男一女二人。
徐达取出火折子点燃银烛之后,楚流烟对着笑笑说道:此人既然已然被你制住了,就将此人脸上的黑面巾摘掉,让吴国公看看行刺之人到底是何人。
笑笑闻言,伸手一探,就将床前那人的脸上所蒙黑面巾一扯,黑面巾应声而落,露出了一阵书生般的脸儿。
严凤英,真的是你。朱元璋冲口而出的吼道。
不错,就是我严凤英。严凤英虽然身子被笑笑点中了穴道,可是依然不示弱的回到。
徐达在一盘质问道:严凤英,吴国公对你如此看中,你为何要谋害吴国公。
严凤英笑了笑道:不错,吴国公对严凤英是极为重视,可是严凤英已然收了别人的银子,正所谓食人之禄,忠君之事,严凤英一定要取的吴国公的脑袋回去复命。
徐达连忙追问道:究竟是何人要你来军中谋害吴国公,你快快招来。
严凤英仰天笑了笑说道:严凤英今日在此认栽了,刘伯温手下的武童果然厉害,刚才出手之时,严凤英就连反手的余地都没有。不过还是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将我的哑穴也点上。我死之后,吴国公一样难逃一死。
楚流烟心知不好,正要伸手点上严凤英的哑穴,却见到严凤英头一歪,嘴角边流出了一线的血痕来。
不好,此人要自绝了,笑笑快捏住此人的嘴巴。
笑笑闻言,正欲动手,可是严凤英的尸已然扑倒在地上了。
徐达上前伸手探了探鼻息,摇了摇头说道:此人已然气绝身亡了。
楚流烟一听,很是不解的问道:严凤英怎会如此轻易的就死去了。
徐达将严凤英的尸的嘴巴捏开,探视了一会说道:此人是将毒药弄在牙齿里头,刚才就是要破牙齿而中毒死去的。死的如此之,显然不是一般的毒药。
徐达转过头对着朱元璋是请示道:吴国公,如今严凤英虽已伏诛,可是听其临死之言,似是余孽犹在,深山老寺,恐有不妥,吴国公还是及早下山,转回军帐方能保的万无一失。
朱元璋却不以为然的是说道:荒山古寺,佛门静地,何来如许多之蟊贼。本国公若是连在禅寺之中呆上一晚的勇气都没有,日后必当被天下人所耻笑。本国公又有何等脸面带兵将将。
徐达焦急的回道:吴国公,诚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敌暗我明,形势危殆,我等岂可陷此危地。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徐将军所言虽为有理,不过本国公万不可骇惧其事,以至于腾笑天下。今夜之事,徐将军不必多言。
徐达默认,而一旁的楚流烟却插口说道:既然吴国公执意如此,我等莫敢不奉命。不过我有一事,伏请吴国公玉成。
朱元璋一怔,笑着说道:楚军师既有言辞,不妨直言相告。
楚流烟站起来,环顾四周,关上门窗。
是夜,月明星稀,古寺巨刹笼罩在一片清冷月色之中。
只见几条人影施展轻功,从禅寺的墙头跃入,几个箭步,悄然翻了瓦面,犹如几条幻影一般,穿墙越屋,消失在夜空中。这几个举动鬼鬼祟祟之人,闪进朱元璋所住的僧院之中,几人见屋内乌灯黑火,并无人声,随即就搬来院中的柴薪将朱元璋所住的屋子围堵了一圈。
好!动手。
其中一个领头之人吩咐了一声,其余的黑衣人就取出松香等引火之外,四下里头就将朱元璋所住之屋给点着了。
几道火
↑返回顶部↑